据看看新闻报道,稀土这一话题在近两年备受大家关注。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那它为何会被称作战略金属呢?我们先来看看稀土的应用。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曾发布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制造一架F - 35战斗机需要920磅稀土,建造一艘“伯克”级驱逐舰需要5200磅稀土,而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则需要9200磅稀土。此外,在飞机、航天器所使用的稀土机械产品中,像磁力传动器、制动器、磁轴承、磁力泵、磁性阀、磁性锁等,与未使用稀土材料的同类产品相比,要高端许多。
然而,这一宝贵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中美两国在稀土储量与产业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进一步为全球竞争格局增添了复杂因素。稀土资源的开采和提纯流程极为复杂,这些元素通常在矿石中“聚集”出现,分离与精炼的难度颇高且成本昂贵。并且,稀土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伴随开采量的增长,全球稀土储量不断减少,其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稀土储量约为1.3亿吨,中国的储量达4400万吨,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储量的百分之四十,堪称当之无愧的“稀土大国”。
于是,这便成为了我们所掌握的一张底牌。就在前段时间,北约发布了一则报告,其中罗列了“盟军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12种国防关键原材料”。该报告首次把中国稀土禁令给北约国家带来的极度不利影响呈现在世人面前。报告指出,在军工产业中,重要的稀土原材料共有12种,即铝、铍、钴、镓、锗、石墨、锂、锰、铂、稀土元素、钛和钨。这12种原材料是现代国防体系不可或缺的物质。而中国“几乎完全掌控”镓、锗、石墨、钨、钛、稀土元素和铝这七种工业材料,只要中国有意为之,就能对这七种工业材料的市场进行彻底封锁。
英国媒体《路透社》进行追踪报道称,美国政府多个部门有所抱怨,中国对稀土物项的严格管控致使它们损失巨大。美国地质局经调查表示,中国全面禁止镓和锗的出口,或许会给美国经济带来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0亿)的直接损失,若将供应链上下游的影响考虑在内,这一数字可能会翻番。与美国民用部门的调查结果相比,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的报告显示,它们受中国制裁的影响更为严重。关键矿产的出口禁令,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涉及1000多个武器系统、2万多个零部件。
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10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除稀土相关内容外,该报告显示出一个重要情况。在10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终止了此前连续五个月的增长态势。其中,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美国前十大“债主”里有多达七个国家在这个月减持了美国国债。
中国在这一情况中表现明显,其美债持仓量进一步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依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来看,作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的中国,在10月依旧处于减持美债的行列之中。具体而言,中国10月的美债持仓量环比减少了119亿美元,这使得总持仓规模下降到了7601亿美元。
近日,中美两国再度举行金融工作组第七次会议。此次会议上,双方仅仅签署了修订后的旨在加强双方保险业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在其他关键问题方面,中美并未达成共识。在中美关系依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状况下,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是存在风险的。此外,当前美国随时有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现今,美国国债已突破3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且,有专家预测,美国国债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去美元化以及抛售美国国债已然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中国连续四个月抛售美债,这一情况致使本就少人问津的美国国债处境愈发尴尬。长期以来,美国滥发美元,利用美元潮汐,通过暴力加息的方式收割全球财富,如今这种做法已开始反作用于美国自身,美国的国际信誉大幅下滑,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即便特朗普以加税相威胁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