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类媒体发展繁荣,所以一时之间中国的报界和新闻界也都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过在这其中国人热点关注的板块中也少不了一些娱乐事件,比如名人们的风花雪月以及男女关系那些风流韵事。
很多人认为这是现代社会风气开放所致,但实际上若论起这些,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位报界高手将这些男男女女之事玩的信手拈来,不过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所以这位报界清流在当时可谓是受尽鄙视,甚至有传言称胡适一直“看不起”他。
此人名叫李伯元,自宝嘉,他的知名作品中《官场现形记》最为响亮。此人天资聪慧,虽然生于世代官绅之家,但是却在文学领域颇有造诣。
在16岁时,李伯元就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在1886年年仅19岁的李伯元从山东回到了祖籍常州,参加童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一举成为秀才,那时候众人对他期待很高,认为李伯元必然可以考取状元,可长大之后,李伯元却屡试不第,经历多次落榜的打击后,李伯元也对清朝科举制痛恨在心,而且面对现实,他早已丧失信心,就这样25岁的他放弃考状元的这条道路,走上社会。
在李伯元29岁的那年,他独自一人前往上海,与朋友在上海开创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早一批小报,取名为指南针,后来他又相继开创了多份报纸,只不过和当时国内主流报纸内容不同。李伯元开创的报纸中讲述的大多是一些官场上的笑话和市井小新闻以及当年那些文人骚客的呻吟之语。
可虽说在很多人看来李伯元发布的这些报纸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可不得不说,这却颇对那些市民和文人的胃口,因此这些小报也在当时轰动全社会,发行量很广。甚至当年有传闻,鲁迅也往这些报纸中投稿。
只不过后续有人发现,投稿署名中虽有“周树人”这三个字,但是笔名的籍贯却与鲁迅的籍贯有所不同,因此外界猜测可能是有人顶着周树人的笔名去投稿。
创办小报的经历不仅解决了李伯元的生活问题,而且还让他小赚了一笔,这样一来,他也就能够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专心从事自己的创作事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伯元在空闲时间写下了谴责官场黑暗内幕的小说——《官场现形记》。
那时候这本小说在报纸上连载刊登,由于小说主要是由单元故事连缀而成,所以也颇得读者喜爱,李伯元那时候计划共写120回,后来因为自己生病只写了50回,此后的60回都是由朋友代笔完成。
只不过后来小说的内容也都是李伯元曾经自己专门搜集来的,小说中主要批评的就是官场上的那些黑暗内幕往来,揭露不同身份官员的丑恶与庸腐,虽说小说本有虚构之嫌,但是据称当时慈禧在得知有这本书后,还按照书中所描写的内容来查办官场内的贪腐官员。由此可见,这本小说的传播范围极广,影响极为深刻。
既然如此这样一位开创小报的鼻祖,本应该是文人们羡慕的对象,为何却有传言称胡适看不起他呢?
其实说到胡适对于李伯元的意见,主要还是来源于鲁迅。对于李伯元所写的官场现形记,鲁迅的看法是,虽说此人行为欠检点,笔下也多是玩世之作,但这终究也就是个人喜好罢了,而且他认为李伯元能够借文字之手达到醒世的目的,这却是非常难得的。
此外由于官场现形记这本小说写作时间较短,行文相较匆忙,所以略有粗糙之处,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以鲁迅对于李伯元的态度来看,他是非常欣赏李伯元的文学水平。
而这也是胡适“看不起”李伯元的原因,毕竟胡适向来喜欢与鲁迅唱反调。真实情况是胡适和李伯元本身并没有交集,胡适在1891年出生,而李伯元则在1906年因为肺病恶化而离世,所以如此来看,李伯元离世的那年,胡适其实刚刚上私塾。传言称胡适看不上李伯元主要指的是李伯元早期办小报的事儿。
而客观来看,李伯元虽曾在报纸上刊登过一些风花雪月的风流事,但确实也是拥有真才实学的文人,尤其是他所著的官场现形记更是较早针砭时弊的犀利文学,这对后世揭露官场黑幕以及社会黑暗都起到了警示、醒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