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的投稿信& quot张先生& quot来到后台:
我今年29岁,平时身体很好,但是最近小便的时候发现很多泡泡,颜色有点黄。网上看了一下,据说尿蛋白过高,属于蛋白尿,大部分都有肾病!这是我的情况吗?我该怎么办?
因为蛋白尿也会有很多气泡,所以很多人会将其与泡沫尿混淆。尿液中的泡沫是蛋白尿吗?我今天就跟你说清楚一次。
而且排尿时,由于体位因素可因冲击导致泡沫尿;加上尿液,本身就含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也容易出现泡沫尿;
此外,一次性大量摄入高蛋白含量食物还会导致尿液中出现气泡;还有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和其他人可能有短暂的泡沫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便时有泡沫,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持续时间较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但是如果尿液的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持续时间较久,就要警惕蛋白尿。
有时排尿的角度,如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间,也会使尿液张力变强,产生气泡。
2、功能性蛋白尿
较高强度的运动后,或者处于紧张等应激状态时,后也容易出现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
3、糖尿病肾病
当糖尿病患者有肾脏疾病时,也会引起肾小球异常,导致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滤液中蛋白质增加,最后出现蛋白尿。
4、泌尿系感染
如果患有这种疾病,患者也会出现蛋白尿,临床上称为感染性蛋白尿。主要是由于炎症因子的感染,导致蛋白质重吸收减少,或者细菌及其细菌代谢产物的尿液中粘蛋白较多,最终导致蛋白尿。
5、肾性蛋白尿
这类范围比较广,可分为可导致尿中蛋白质增加,最终出现蛋白尿的肾小球性蛋白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性蛋白尿(如间质性肾炎)、肾组织性尿蛋白,
可见泡沫尿蛋白尿,而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哪一种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
一般来说,尿常规可以表征尿蛋白,明确蛋白丢失的严重程度。通常,轻度蛋白尿(0.5g/24H)多见于发烧、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
如果它通过了& lt< 0.5g,排除影响因素后可消失;在重度蛋白尿(2g/24H)常见于肾小球损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应尽早查出原发病,积极治疗,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同时,大量蛋白尿、还可能引发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害。所以一定要重视蛋白尿,积极治疗。
除了规范治疗外,在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以下三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1、高盐食物
很多患者因为肾脏问题出现蛋白尿,这种情况需要限制盐的摄入,否则容易引起肾性高血压,进而导致尿蛋白增加。
因此,如果出现蛋白尿,我们应该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一天不得超5g,和伴有高血压以及水肿,则要降低到3g以内,如果我们应该少吃高盐含量的食物,如咸肉,火腿肠和泡菜。
2、高嘌呤的食物
例如,在海鲜类、动物肝脏、肉汤类等,这些食物富含嘌呤,如果吃得太多,很容易增加尿酸。
但是患者自身肾功能受损,不能很好的代谢体内的废物。这时候吃太多嘌呤高的食物,只会导致这些废物在肾脏沉积更多,增加对肾脏的损害。
3、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
大量食用这类食物,由于含有较多的脂肪,很容易影响血脂和血压,从而增加包括肾脏在内的各器官的代谢负担,所以尽量少吃动物内脏、油炸类、肥肉类食物。
其次,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ACEI或者ARB类药物,帮助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
另外,控制好体重,体重超标太多容易引发“三高”以及肾脏病、肥胖相关性肾病,出现蛋白尿,所以肥胖者要适当减肥。
还有就是预防感染,比如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扁桃体炎等都可致使尿蛋白波动,所以平时要注意提升免疫力,可以通过适当运动,营养均衡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来提高免疫力。
总结:泡沫尿不等于蛋白尿,但一旦出现蛋白尿,大多时候是因为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所以怀疑蛋白尿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查出原因后,再针对性治疗。
参考资料:
[1]《尿里面泡沫多就是蛋白尿?被误导了这么多年,其实这5点才是原因》.知乎.胡洋.2019-09-23
[2]《蛋白尿怎么缓解?少碰4类食物,降蛋白尿》.北京国康医院肿瘤科.2021-01-26
[3]《蛋白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泡沫尿≠蛋白尿≠尿毒症》.济南肾病医院.2018-04-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