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动态怎么说(如何从大昌APP PK同一个功能)
admin
2023-10-30 10:00:41
0

编辑导语:互联网时代,各类app不断创新,系统和功能不断升级。本文作者通过对大昌APP中同类型APP相同功能的PK,分析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兴趣就来看看吧。

互联网信息时代,产品越来越多,如果打开手机仔细看,会发现页面布局大同小异,甚至交互方式都很相似。

的确,大多数产品设计都表现出趋同性,但趋同性并不是劣势。

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需要尽可能根据用户已有的经验来设计任务和流程。

雅各布定律认为,用户大部分时间花在别人的产品上,而不是你的。

这意味着他们希望你的产品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模式。

但笔者也注意到,一些产品在这种趋势下依然保持着难以被模仿的水平和优秀的用户体验。

作者列举了六款产品的三个功能进行思考和分析: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一、乘坐哈罗单车VST3 1出行。对比分析在这个特定场景下,两个过程基本相同。从截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是,在用户强制退出后,Hellobike并没有调用下车点数据来取消订单,而是返回到前端显示在【下车点】供用户选择。

在正常流程下:用户打车取消订单后,在Hellobike和T3会有一个【重新叫车】的选项。如果您选择[是],将检索用户以前取消的订单数据作为上下车点,用户无需重新选择。在异常流程下:用户被迫退出,然后再次叫出租车,所以Hellobike的体验没有超出用户的预期,因为Hellobike没有为用户提供异常流程的解决方案。注:本文描述的是用户取消订单——,打车后强行退出——重新打车的具体使用场景。

因此,其他异常过程(如联网、订单支付、预付车费等。)没有反映在流程图中。

1)哈啰出行

强制退出APP后,用户重新叫车的下车点和取消订单的下车点是一样的,需要重复操作,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降低了用户的打车效率。

2)T3出行

强制退出APP后,用户重新叫车,直接选择订单将被取消的下车点作为本次订单的下车点。

你不需要再做一次。

提前检测用户的预期,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呈现预期的操作结果。

看似很小的功能,但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给用户多了一个台阶,直奔快捷操作入口,提供最短的操作路径来完成需求,降低用户操作的成本和时间。

3)设计思考

如何做出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体验?

多为用户着想,考虑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设计中考虑防错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当用户的操作具有毁灭性的功能时。在侦测用户预期上:T3比Hellobike做得更好。

二、微信朋友圈VSQQ空间,说说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发展,业务流程基本相同,甚至界面布局也差不多。

区别在于用户编辑超出最大字数限制的文字内容后,两者的交互细节。

1.QQ空间写的关于触发:网友编辑的文字,内容超过了最大字数限制(10000字)。

行为:右上角的【发布】按钮变灰,右下角显示当前内容超出的字符数。用户可以编辑它,但不能发布它。内容在最大字符数内,并且[发布]按钮被恢复。

2.在朋友圈发布动态。触发:用户编辑的内容超过了最大字数限制(2000字)。单击[发布]。

行为:单确认按钮提示弹出页面出现在中央。出现后点击【我知道】按钮,弹出窗口消失。

1)对比分析

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发帖。如果内容超过最大字数限制(2000),系统不会提示用户。用户点击【发布】才会知道自己的内容已经超过限制,无法发布。这种反馈比较慢,虽然不会影响主流程的提交,但是会导致用户无法及时发现错误,需要回去重新编辑、提交、报错,严重影响使用效率。用户在QQ空间写,当编辑的内容超过最大字符数限制时,被告知字符数超过限制,而不是等待用户在编辑完所有内容后点击【发布】,实时状态将错误扼杀在摇篮中。QQ空间在用户犯错之前有效避免犯错。2)设计思考

微信这样的国民产品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

"微信朋友圈不鼓励发文字,因为信息传播有层次,图片门槛低& quot。——张小龙

朋友圈功能的意义在于促进用户朋友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更加亲近,相互了解。使用图表

片、视频、文字等功能…可以更详细、更形象地描述用户的生活。让朋友间的生活、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试想,朋友间相隔两地用照片或者视频再加上用户内心感受的文字描述,来阐述事情所发生的过程,才能达到即使朋友不在现场也可以感受到现场气氛的水平。另外,朋友圈非张贴复制的文字内容如果超过100字就会在显示的时候被折叠。更何况用户文字编辑2000字以上的内容发朋友圈概率是很小的。

所以微信在极限字数的处理从实际使用场景上看:并不能算做bug。

从程序角度看:QQ空间在内容录入字数极限值的交互细节上比微信朋友圈体验更细致。

三、美团截屏分享VS百度网盘截屏分享1.百度网盘

触发:截屏触发分享控件,浮层由下之上滑出,页面其余部分显示为半透明遮罩。

行为:点击遮罩处或右上方浮层关闭按钮,浮层向下收起,半透明遮罩消失。

2.美团

触发:截屏后生成当前页面缩略图且居中出现,其余部分为半透明遮罩。触发分享控件,浮层由下之上滑出。

行为:点击遮罩处或底部取消按钮,浮层向下收起,页面缩略图及半透明遮罩消失。

1)对比分析

如果单看美团截屏的第一张图——都会认为左边屏幕留白太多空着一大块,视觉上极不协调。

甚至会想美团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相信大部分人对于这种“分享控件”需求会这样设计:

【左右对齐、水平分布排列3个分享图标】,因为百度网盘确实就是这么干的。

在百度网盘截屏分享时:ios用户(没有关闭编辑截屏功能的)截屏后左边微信好友的按钮,被系统的“编辑截屏窗口”遮挡了一半,导致用户难以准确点击。因为ios用户截屏后左下角都会出现编辑截屏窗口,只有左滑才会消失,否则编辑窗口会停留5秒钟。如录屏所示:用户很容易点到截图编辑,再返回需要退出2次,操作路径很繁琐。因此美团左边的留白其实是为ios用户截屏后“编辑截屏窗口”特意预留的位置。用户在美团截屏后微信好友点击就不会受到影响。美团考虑到了当前产品的交互方式和系统“冲突”时,根据系统的特性做出调整。美团静态图上看似不协调的布局方式实际是考虑到了不同的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真实场景。

2)设计思考

为什么众多大厂产品都中意这种底部浮层的截屏分享交互方式?

缺点:分享图标容易与ios系统截屏编辑窗口冲突。

优点:

方便用户点击,也是费次定律运用的体现。并且据研究表明,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75%的交互操作都是由拇指驱动的,而拇指默认悬停的位置恰好在屏幕下方,用户操作成本小。对用户干扰程度低,浮层在底部屏幕展示的内容多,对用户浏览其他内容影响较小。比较符合用户预期。拓展性强,如果在版本迭代中遇到增加或者修改的需求,改动很方便基本上不影响界面布局,前端调整起来很快。用户习惯,不仅局限于分享,很多功能都采用这种底部浮层的交互方式,遵循培养出来的用户习惯操作。

当产品交互方式与系统“冲突”时美团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出了解决方案应对。

四、结语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趋同,但是在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的每一个流程,我们依然能体会到差异。

谁能够更好地把握用户的情感诉求、站在用户角度考虑设计交互的每一个细节、超出他们的预期、给到功能以外的惊喜。

就能够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本文由@Kronol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荐一款!怎么买斗牛房卡/鸿狐... 推荐一款!怎么买斗牛房卡/鸿狐大厅房卡客服Sa9Ix苹果iPhone 17手机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有消...
一分钟了解,牛牛房卡制作链接/... 今 日消息,新全游房卡添加微信33549083 苹果今日发布了 iOS 16.1 正式版更新,简单介...
分享一下“牛魔王房卡价格表”获... 【要素一】(KK)微信链接各大厅/房卡介绍微/44858861牛魔王是一款非常火爆的游戏应用,拥有众...
(辅助挂撑控)pokerrrr... 亲,pokerrrr2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pokerr...
重大通报,牛牛房卡制作链接/大... 今 日消息,大圣大厅房卡添加微信33549083 苹果今日发布了 iOS 16.1 正式版更新,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