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气道炎症和肺实质改变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人体质、吸入有害颗粒物等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恶化和工业发展,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因此,COPD需要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死亡,改善预后。中成药,如清气化痰丸、清肺消炎丸、丹龙口口服液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盛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本方中胆南星为君,取其苦凉之味,清热化痰,治痰热郁结,咯痰黄稠。以瓜蒌、黄芩为臣,瓜蒌味甘、寒,善清肺化痰;黄芩味苦性寒,善清肺泻火。二者合用,可泻肺火,化痰热,以助胆南星。
治痰,要调气。《医方集解》说,& quot气盛则火盛,液盛则痰盛,所以治痰者必先降火,治火者必顺其自然。"故辅以枳实降气,除胸胁痰癖;陈皮理气,还能祛湿化痰。脾为痰之源,肺为痰之贮器,故用茯苓健脾利湿,苦杏仁宣肺气,半夏燥湿化痰。诸药配伍,具有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的功效,热则清火,气则化痰。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气化痰丸能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动态平衡,保护肺组织,主要是通过改善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栝楼能抑制常见细菌;黄芩可以通过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来抑制其生长,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和侵袭,动物研究表明黄芩对小鼠气管和肺组织的炎症性病变有很强的修复作用。
清肺消炎丸由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干汤》制成。麻黄辛温,宣肺解表平喘,石膏辛甘,泻肺火,与麻黄同用宣肺而不助热清肺不留邪。苦杏仁降肺气,止咳平喘;地龙清热平喘;痱子减少了
方中麻黄为治疗哮喘的主药。丹参可降低血液粘度、血栓素、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控制相关介质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地龙能祛风解痉平喘,还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与其他药物合用,可起到化瘀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可缓解患者的喘息、喘息、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
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该药能延长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物诱发的哮喘豚鼠的潜伏期。能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强小鼠碳粒清除能力。能减少小鼠氨水引咳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
指南指出,丹龙口口服液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为咳嗽喘息、胸闷、痰多、痰黄稠、口渴喜饮,伴或不伴有唇甲发绀、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苔黄的患者。丹龙口口服液配合西药基础治疗,可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痰黄或白色黏稠、咳痰不爽等症状。畏寒肢冷、畏风、面色苍白、腰膝酸软的慢阻肺患者慎用。
总之,这三种药物都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多咳嗽,痰黄稠,胸腹胀满,喘息等痰热壅阻所致的症状。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