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19年第52期《三联生活周刊》,原标题《主理人》。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主笔/杨璐
品牌OHO表演现场
自从创业潮进入寒冬,越来越多的人改了名字& quot创始人& quot在他们的名片上。经理& quot。在过去,这个词只在时尚品牌服装、说唱和街舞品牌等相关领域频繁出现。长期以来,说唱音乐、嘻哈等等都属于青年亚文化。在这样的群体中,总有一些人比其他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造诣,于是积累了大量的亚文化资本,成为内容的创作者或主导者。他们可能组成一个小团体作为领导者,也就是管理者。
马俊不仅是说唱歌手,还是说唱音乐厂牌OHO的经理。2010年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说唱比赛中获奖,现在是说唱文化独立电台,采访国内有影响力的说唱歌手。在马军的理解中,经理人不同于传统的经纪人,品牌也不是传统的经纪公司。管理者需要有分享的精神,品牌必须有血有肉,有感情。他的品牌OHO主要由新疆的说唱歌手组成,正在新疆巡演。在目前的音乐环境下,说唱歌手只能通过《中国新说唱》这样的综艺平台为大众所知,但节目容量有限。马军的初衷是帮助有才华但不知名的歌手。"我是标签里有流量的人。我可以通过一起巡演的方式把流量贡献给大家,也就是同台演出,一起分享演出费。保证在这个阶段,第一,朋友可以积累人气;第二,每个人都有收入。让他们继续创造,等待机会,与其为了生计,不如考虑找一份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马军说。
管理人不能只有情怀,还要有业务能力。马军说,品牌不是几个关系好的人的聚会。它应该有一个首席艺术家和一个制片人,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头部艺人用流量把新人带出来,品牌又多了一份实力。做的好的国产品牌,兄弟都很优秀,都成了头部艺人,可以继续签新人。"马军说。
这种小而美的品牌名称形式并不仅仅适用于潮流圈。现在社会迭代太快,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很多管理书籍其实讲的是化整为零的好处,灵活可以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经理的角色是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新模式。他不是传统的领导者或管理者。他是积累亚文化资本最多,业务能力最强的人,他也赋能其他成员。
负责人的出现,也是个人崛起的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个人的天赋、能力、经验越来越被强调,个人才能变得更强大、更独立。甚至,由于移动互联网对个性化和个人特征的强调,团队合作应该表现为& quot以人为本& quot和& quot网络名人& quot。今年的李佳琪和李子奇支持专业的互联网团队、供应链和资本。即使是集体作品,他们依然以励志偶像的个人面貌站在台前吸引流量。
其他小众领域也出现了管理者,也因为它具有顺应时代潮流的优势,这些小众业务才有了存在的可能。沈伟是LuckyForces的经理,这是一个复制二战时期飞行员夹克的品牌。飞行员夹克是一种很常见的男装款式,但能重现的非常少。因为几十年前的技术早已被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取代,要回到当时的技术需要时间和人力。喜欢穿复刻飞行员夹克的也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它的价格足够买一件大牌的羽绒服了。大牌羽绒服大家都知道,但这种外套只有相同爱好的人才能理解。穿复刻外套的人,不是时髦的人,也不是爱炫耀的人,但很有讲究。"沈巍说。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无法管理的领域。一件飞行员夹克可以穿很多年,款式和图案都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喜欢这种文化的人很少,几乎没有复购率。以前世界上最好的山寨夹克品牌都倒闭了,沈巍能坚持下来,是因为他是一个管理者的操作方式。他以画家的身份进入这个行业。复制品外套上经常会有彩画。这种文化起源于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飞机的机头上画自己喜欢的性感女孩的月卡。他们不一定能活着回来,但他们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带在身边作为鼓励。
沈巍喜欢这种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他收集了很多二战时期的飞机鼻画、月卡、老照片,研究它们的典故和故事。这些积累都用在了他的复制品上,顾客完全可以拥有一件和二战时一样图案的夹克,也有重新拼装材料的选择。因为他足够专业,比美国和日本的复刻品牌更了解中国顾客的身材和穿衣习惯,所以在这个垂直领域闯出了名。沈巍说,决定买一件复刻飞行夹克需要很长时间,做功课的时候大概率能找到他。他甚至不做飞行员文化之类的事情,而是专心做衣服,等着客户上门。
负责人的流行说明很多人试图按照自己的想象去选择职业,这是自己的延伸,同时也是谋生。李坤离开了一家很稳定的国企,在长沙开了一家二手书店,只卖自己喜欢的书。今年10月,他在长沙上一层楼,开了第二家店。他总是喜欢看书,周末在书店度过。30年后,李坤恍然大悟:& quot如果一辈子都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老了也没有什么回忆,那就没意思了。"
李坤来自农村,考上了好大学,进了国企,辞职开书店,一个看似无利可图的生意,父母都反对。李坤在理论上很自信:& quot如果我不能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就什么都不是。我必须相信我能做好我喜欢的事情。当然中间肯定会努力,有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当时没想别的。"
他只输入自己喜欢看的书,不受畅销书排行榜的影响。虽然这很不专业,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爱书人。每当有顾客进店,李就眉飞色舞地讲述这本书的好处,或者大力推销它。
荐他认为更适合的书。这反倒成了一个特色,让顾客们有在网上或者其他书店里不同的体验。“我开的是一家小书店,得能凝聚读者的心。我只说什么卖得好没有用,得能说出好在哪里。他回家发现确实像你说的那样,对书店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从买卖关系,变成能够交流的关系。”黎琨说。只卖自己喜欢的书,吸引的常客也是同好。经过多年积累,黎琨拥有一个不小的顾客群。他还制作进书目录,最开始是邮寄纸质版给老顾客们,后来定期更新在豆瓣里,微信流行之后,他建了读者群,即时交流读书心得。黎琨也是把读书用到生活里的那种人,他对文史类感兴趣,读书之外,规划访古路线,有些地点和知识非常冷门,来自他从地方出版社库房里淘来的书。他在分享游记的同时,给大家推荐这些被埋没的好书,带着大家一起让看起来晦涩冷门的内容活起来。黎琨说,他的顾客都不是带有功利目的读书的人,比如说为了升职,为了赚钱。他不卖那种书。他的顾客无论什么样的背景,都是把读书当作生活爱好的那一类人。他们是同一类人,自然会亲近,而书店作为他自己意愿的延伸,也自然能吸引到这些顾客。
(实习记者纪之媚、岳颖、何京蔚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