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筹的三种表示方法
admin
2023-09-29 09:24:33
0

各位好,很多人还不知道计算和加注这三种表达方式。下面详细解释一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如果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suan”这个词,你会发现这个词写在括号里,同页还有个“子”字。注:同“计算”。原来“算”、“方”、“算”这几个字都念“孙”。你读对了吗?

不要把“子”、“舒”误认为是“舒”的繁体字。这里有历史渊源。让我们一起学习。

“计算”、“甲骨文”、“计算”都与计算有关。东汉语文辞书的创始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

“六寸长者,数之几遍,从竹中得其所,谓之真。”大意:“子”是一种六英寸长(今天约20厘米)的竹制计算工具。后来也用木头或玉石制作,古代称之为“计算芯片”。

"计算,数数,跟着竹子,像蚌一样读书."大意:“算”就是数数的意思,和“子”读音一样。古代也叫“姬”。

《suan》由两个“手指”组成,出现较晚。许慎解释说“启示是神圣的东西”。看看那些拨弄着几根小竹签数数字的神秘人,以为是上帝的征兆,于是就和迷信扯上了关系。

许慎认为“子”是工具,即计算,而“子”是指计算,即计划。然而,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经常使用“子”,而很少使用“数”。只是到了清朝以后,才经常用“舒”,很少用“子”。

先秦时期占卜(或算术)与数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词“占卜数”(或算术)。1984年出土的舒舒舒舒汉简是中国最早的数学简牍,其中首次出现了“舒舒”一词。

“算”、“卜”、“卜数”、“算术”恰恰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善于计算,形成了算法的特点。

延伸阅读:

1.徐品芳《有趣的数学史》,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友发《初等数学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郭树春,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中国大典序。《数学代码》郭树春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

以上解释了计算和加注的三种表达方式。这篇文章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经济日报:中央厨房模式为何受青... 近日,预制菜站上“风口浪尖”,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这看似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纷争,实...
省委书记为何现身这场电影首映礼... 94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间,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浴血奋战。如今,硝烟散去,但那些血与泪,...
天天学习|为何说“九一八”是中... 天天学习94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由此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