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B端产品体验对产品和用户都很重要。互联网用户在设计产品时要注重产品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提升交互体验和用户体验。本文作者分享了B端产品体验的重要性等经验和方法,一起来学习吧。
去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B端产品人为什么总说“我不关注用户体验”》,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只有与产品核心价值相关的用户体验才是重要的。
但是今天,我想修正一下这个观点。
在我看来,B端产品体验很重要,每一点都很重要,要尽可能做好。
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进一步明白了B端产品对于客户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B端产品的工具性决定了产品体验的重要性。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产品的使用方式,目标客户群,解决需求都来源于产品的基因,我们把这些基因叫做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帮助产品定义边界,决定产品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果产品定位不清晰,这个边界可能会模糊。
而付诸实践,产品可能会设计出与用户价值无关的方案,浪费资源。
市场上的产品类型很多,有社交产品——soul,内容产品——小红书,工具产品——石墨文档,企业服务产品——企业微信等等。
但我认为,无论是哪种产品,其本质都应该是工具型产品。
工具存在的意义,是如何快速的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在这个前提下,B端产品的工具性比C端产品更重要。
所以B端产品的产品设计核心在于完善产品的工具。
要提高工具性,首先要解决B端产品的产品体验问题。
1.不好的体验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前提出B端产品核心流程的用户体验,是我,其实是忽略了影响用户决策的潜在感觉.
之前参加过一个Saas产品,我们产品的口号是:简单,好用,好用。
但在功能已经具备,销量不错的情况下,退款率和续费率却连年下降。
这两个数字的下降说明,即使我们的产品能被销量忽悠,客户最终也会放弃这个产品。
后来经过反复调查,发现流失的客户大多对我们的宣传词并不认可。
客户的反馈是:产品不简单,不好用。经常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用功能。经常要咨询客服,太麻烦了。
后来我们意识到,我们在优化核心能力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一些功能,最终导致了很多隐藏的逻辑和奇怪的错误,让用户觉得这个产品只是半成品,从而造成客户流失。
的确,产品的某些功能不流畅,即使核心流程流畅,最终也可能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感受。
这种感觉反复出现,最终会为顾客埋下一个锚& quot该产品难以使用& quot。
2.体验差增加了客户的运营成本。如上所述,无论是B端还是C端产品,其本质都是工具。
工具的意义就是快速解决问题,& quot快速”很重要。.
然而,随着近两年B端业务的蓬勃发展,B端产品的市场已经真正& quot快速& quot,但是这些& quot快速& quot面试产品帮不了客户解决问题& quot快& quot。
不是& quot快速& quot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试想,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培训才能使用,企业需要投入多少培训人力成本。
如果一个产品是错误的,因为它不能提供正确的反馈,用户会误解它,这将花费企业很多理解和沟通。
3.年轻人成为了社会的主力军,经验也成为了是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经验对B端业务越来越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社会的主力军。
这群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都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C端产品经过多年的体验升级,自然对产品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
当这些年轻人成为领导者后,产品体验的好坏也会成为他们判断这个产品是否好用的标准之一。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产品体验甚至视觉体验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产品体验最终会成为企业选择这款产品的决定性因素。
二、成为专业的交互设计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在& quot授人以鱼& quot可以有效,但是这个人真的想成为一个& quot渔夫。"
同样,在成为一名合格的交互设计师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
1.想法比方法更重要。交互设计师是专业岗位,但是只有一些大厂专门设置了这些岗位,很多公司其实没有这个岗位。
所以在大多数公司,交互设计的工作通常是UI设计师和产品人共同承担的。
但是即使雄性
司有专门的交互设计岗,产品其实也不能忽略这部分工作。因为产品的工作是权衡和决策。
如果我们不懂交互,把交互的决策权放出去,常常会导致为了追求更好交互,而造成损失产品价值的决策(在这点上,我是吃过亏的)。
并且,我一贯的态度是:做产品如果是可以自己决策的事情,就不能依赖他人。
在方案上如此,在交互设计上,也该如此。
建立观点之后,如何提升自己的交互感呢?
首先要建立成长闭环,前期可以报一些线上课程,先初步建立自己的交互感,让自己先有这个意识。
其次,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习的内容。
个人认为,B端业务的复杂性常常会高于C端业务。
因为B端业务常常需要在多个角色,不同的场景之间来回切换,我们需要把自己转变为专业人士(如财务、HR等),并在复杂的场景下,去体验产品。
而要提升交互感,我们可以先从现有产品,尝试去梳理那些难以理解的功能、不好的反馈。
然后思考如何优化,然后再体验、再优化,如此反复。
最后,要尝试多发起交互方案的探讨。
我们要多与产品团队或业务方去交流方案的合理性、跟交互设计师去探讨交互的一致性、跟竞品去对比方案的优劣势。
在碰撞的过程中,能够抱有提升产品交互的观点,我们就会逐渐的去找到让产品用起来更顺畅的方案。
并最终从而提炼出,属于我们的自己的交互感。
为中级用户设计——《AboutFace4交互设计精髓》
所有的产品大致都可以分为三类用户群体:初级用户、中级用户、高级用户。
而这三类用户在一款产品中,在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大多数是成正态分布的。
其中,中级用户是最多的,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反而是较少的。
因为当我们大部分用户进入产品后,在度过初期的学习门槛后,就会成为中级用户,可是中级用户却很少成为高级用户。
也因此,中级用户是产品的核心群体和商业化的核心来源。
而所谓中级功能,就是满足中级用户需求的功能。
合格的中级功能,应该是用户一旦学会,就无需再次学习的功能。
例如自行车的驾驶,对没学过的人来说,前期学习的门槛确实较高。
但只要我们一旦学会之后,就再也不会忘记骑车的方式和感觉。
即使再多年不骑车,只要我们重新拿到一辆自行车,我们就基本可以很顺畅的骑在路上。
所以自行车,就是一款合格的,为中级用户设计的产品。
而我们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也要多尝试为中级用户去设计:
思考如何降低新用户的使用门槛,让新用户快速过渡为中级用户;同时,也要适当放弃高级用户的功能,不要带入自己专业角度的业务理解,因为没多少中级用户会进阶成为高级用户;我们的交互设计要尽可能把精力放在在中级用户身上,思考中级用户是如何使用产品的,并将产品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中级功能上。其实我一直在做B端的业务,但之前我的潜意识之中,也对产品体验存在质疑。
但去年开始,我们整体业务开始追求用户交互体验之后。
我们发现受到了客户许多正面的反馈:简单好用,界面清爽,使用舒服。
不仅如此,产品体验的提升,也间接提高了销售和客服的工作效率,让他们不再忙于解答客户基础的问题,而能够投入到对整个业务有价值的事情上。
也因此,让我们产品真的迈上了新台阶。
所以,我才会通过整篇文章的方式,跟大家交流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在文章地最后,分享几个实用的交互网站:
有赞:https://design.youzan.com/字节:https://arco.design/docs/spec/introduce腾讯:https://cdc.tencent.com/tag/蚂蚁:https://ant.design/docs/spec/introduce-cn个人觉得上面的的网站对初学者真的非常友好。
如上面字节的网站,除了一些实用的交互方案之外,还有说明产品整体的交互原则,让我们能够顺畅地理解这些大厂如此设计的初衷。
以上就是我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启发,感谢大家的阅读。
豆奶,公众号:成为陈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企业服务的Saas产品经理,要做个努力生活的产品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