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免不了要举杯畅饮。喝完酒,有的人很快会脸红,有的人会一直白。有的人觉得脸红了就能喝,有的人觉得白了就能喝。真相是什么?
在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醇会首先转化为乙醛。下一步在肝脏中通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酸,最后在肝药酶的作用下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上三个步骤实际上是乙醇在人体内的氧化反应,其中肝脏内的各种酶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体内各种酶的含量会直接决定乙醇的分解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身体对酒精的耐受程度。外在表现就是酒量有大有小。
酒精摄入体内后,我们可以比较乙醇、乙醛、乙酸在分解过程中的危害程度。其中,醋酸就是我们常说的,它对身体基本无害,安全性是三者中最高的。
酒精有扩张血管、麻痹神经的作用。很多人都是因为酒精的作用而对酒精上瘾的。长期酗酒或经常饮酒超过适当范围,会导致酒精中毒或对身体产生依赖,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酒精的安全性处于三种物质的中间。
相比之下,乙醛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它不仅能扩张血管、麻痹神经,在高浓度环境下还可引起头痛、嗜睡、腹泻、肝脏和心脏脂肪变性。更严重的是,乙醛可附着在人体细胞的DNA上,引起局部基因突变,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肝脏和胃肠细胞癌变。
那么,酒后脸红的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体内乙醇蓄积量大,滞留时间过长,而乙醛脱氢酶含量高。这些人虽然分解乙醇的能力弱,但是分解乙醛的能力很强,外在表现就是很能喝。喝完酒后,他们的脸很红,酒味很浓。因为他们分解乙醛的能力强,所以身体负担小。
另一种情况是乙醛在体内大量积累,停留时间长,说明乙醇氧化较快,而乙醛氧化较慢。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的效率在& quot前半部分& quot酒精的新陈代谢非常快,后半段受阻。后半段产生的乙醛在体内浓度过高,意味着对身体的危害更大。这种有害的酒精消耗往往看起来很大,但身体负担会加重,对身体的伤害也高。
由于这类人摄入的酒精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较多,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为了及时向主要器官供血,会引起明显的血管收缩,从而出现脸色苍白。这类人看似酒量很大,但连续饮酒时,一旦血液中酒精含量高于0.1%,就会大概率立即导致醉酒。所以喝酒时脸色苍白、身材魁梧、肥胖的人,一般酒量都很大。毕竟体内体液量多,对酒精有很强的缓冲稀释作用。
那么哪一类人的酒量最高,那么就只有最后一种可能,就是肝脏中两种酶的含量非常高。这类人摄入乙醇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乙醇氧化成乙醛,再在短时间内氧化成乙酸,最后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 quot快节奏& quot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因为人体处于恒温状态,当体内产生的热量较多时,就会通过出汗来散热。所以,真正大量饮酒的人,也就是一两杯酒,脸上、头上、身上都非常容易咽下去。出汗越多,酒量越大。
朋友,你喝酒后脸是红还是白?还是很容易出汗?不管什么情况,还是那句话,喝酒对身体有害,所以适当的喝点酒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