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北洋大臣袁世凯逼退位,这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也意味着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的彻底终结。
溥仪帝剧照
但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灭亡并不意味着全球帝制的灭亡。在世界其他地方仍有许多国家实行君主制,但形式不同。
这里可以根据国王和内阁总理大臣的不同权力和分工,介绍世界上有君主的三种政治制度。
这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与古代封建王朝相似。国王在万人之上,世代世袭,享有绝对权威,掌管一切国家大事,掌握最高行政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司法权和最高军事统帅。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的国情,君主专制国家的国王头衔不同,领导内阁的首脑也不同。
沙特阿拉伯国王
比如文莱和阿曼的国王叫苏丹,卡塔尔叫埃米尔,斯威士兰和沙特叫国王,梵蒂冈叫教皇。
鉴于君主专制国家禁止任何政党,国王要么自己担任首相,要么任命自己信任的亲信担任首相;和沙特、阿曼、文莱一样,国王也是首相,国王自己领导内阁政府,而卡塔尔的埃米尔、斯威士兰的国王,他们不想实际管理政治事务,就把首相的职位交给别人,自己掌控大局。
相对于君主专制,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相对开放,包括允许政党运作,成立内阁政府,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在核心权力上,二元君主立宪制与君主专制制是一样的,国王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享有绝对权威。
我们想了解二元君主立宪制,可以从以下三个特点来理解:
泰国国王:拉玛九世
一方面,双重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内阁领导权掌握在首相手中,掌握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在就职前由国王任命。
另一方面,双重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不能自己当首相,也不能直接任命首相,换句话说,国王不能直接领导内阁。
另一方面,双重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内阁政府必须对国王负责,服从国王的意志,而议会只是国王的咨询机构,表面上享有立法权,实际上国王有权否决议会法令。
总之,双重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是最轻松的。他在掌握国家最终权力的同时,几乎不参与任何实际的政府或军事事务,不像君主专制国家的国王要亲自打理国家事务,也不像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的国王没有实权,成了摆设。
这14个国家所代表的君主立宪制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是国王没有实权,属于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另一个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掌握在总理手中。
日本德仁天皇和皇后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只承担礼仪性职责,如接待外国元首来访、出席庆典、象征性任命首相等。而国家的真正治理则委托给宰相,国王可以享受清闲。
至于首相的产生,国王既不能公开任命,也不能私下任命,决定权在议会手中;在议会选举中,各个政党相互竞争,哪个政党在议会中赢得多个席位,那么多数党的领袖将自动成为总理,他将全面负责领导内阁政府。即使国王不喜欢这个首相,他也没有权利改变它。
毕竟,内阁政府只对议会负责,其权限也是议会赋予的,与双君主制国家的首相只对国王负责有本质区别。
对了,除了以上14个真正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16个另类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分别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所罗门群岛、库克群岛、纽埃、图瓦卢、加拿大、巴哈马、牙买加、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圣卢西亚.
联合王国的君主制
因为这16个国家属于英联邦王国,以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实行英式政治制度,所以通常被列为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
只有两个主要区别需要考虑。一个是属于英联邦王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领导内阁行政的政府首脑不叫首相,叫总理。产生的方法和日本、英国、西班牙等真正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的首相是一样的。另一个是属于英联邦王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都是英国国王,但英国国王常驻英国。然后这16个英联邦王国的首相会向英国国王推荐一位德高望重的国民担任总督,在被英国国王任命后,代表英国国王在各自的英联邦王国行使国家元首的权力。
所以以上44个君主国中,除去16个英联邦王国,只有28个君主国有自己的国王,真的。
拥有实权的国王是君主专制国家和二元君主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