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
特别感谢山东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山东师范大学为本次活动做出的巨大贡献!力!支持!坚持住。
多次被教育部点名,高校纷纷成立,网友讨论已久.这两年有这么一个热门专业,TA就是人工智能专业。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全过程的应用;构建包括智能学习和互动学习在内的新型教育体系。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全国有35所高校获得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虽然人工智能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兴专业,但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非常迅速。
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简称《计划》),要求推进& quot新工程& quot。注重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物理、生物、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 quot人工智能+X"复合型专业。到2020年,我们将建立100个& quot人工智能X & quot复合专业和50个人工智能学院、研究所或跨学科研究中心。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quot;新时期高等教育第四十条& quot),其中提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养老、儿科、民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相关学科和专业。
2020年2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点名了部分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教育部副部长翁铁辉说& quot这些领域非常缺乏人才,而且这些专业在社会需求比较旺盛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quot和& quot几年后就业就不是问题了& quot。
在此背景下,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
"高校积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说。当前,世界正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催生和迭代出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与之相关。新专业创造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机会。"
去年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推出《2020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最终根据搜索热度、新闻资讯热度、网友讨论热度统计出十大热搜专业。其中,人工智能专业排名第一。
近期,百度和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发布的《百度2021高考搜索大数据》显示& quot高考& quot同比增长,而且& quot新高考& quot是今年高考最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蝉联热度上升最快专业,学校排名、城市发展和平均工资是候选人最关心的三大指标。
可以看出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就业蓝皮书数据,2021年本科就业的绿卡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都是多年绿牌专业,整体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的绿卡专业,大部分都与计算机有关,而计算机又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相关专业的绿卡意味着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很大。
据Zhongxin.com介绍,在2020年11月举行的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发布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短缺,达到30万人。
可见,以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为主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市场前景看好。
从目前来看,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石油类高校等多种类型的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而且各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
山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021年首次招生,定位于与省内外高校错位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同时依托学院的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为教育领域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师范队伍。强调“厚基础、重交叉、宽口径、有特色”,注重与计算机、通信、控制、认知科学甚至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突出高级机器学习、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等特色,建设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相互支撑的“新工科”专业。面向“人工智能+现代优势产业”的经济社会需求,以“注重理论基础、立足长远发展、面向实践应用、助力各行各业”为原则,使学生能够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栋梁之才,并有潜力成长为国际一流教育工作者、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
大连海事大学今年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据介绍,大类招生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将在计算机类进行统一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主要是围绕智能交通、智慧海洋、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智能化发展需求重点筹建的特色专业,拓展人工智能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北京工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则依托北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优势及人工智能研究平台进行培养。该专业突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交叉与融合,为学生构筑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体系;注重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建模与算法分析设计能力、解决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进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的高级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各类型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也正迎合了如今的社会发展和需求。不过考生报考时应该注意,不同的院校在同一专业的培养方向各有不同,考生应关注报考院校此方面的信息,切勿盲目报考。
2021年3月~4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人工智能专业的345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
注: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调查反馈,将当前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同时,每类分为三档,其中,A类三档包括:A+类、A类、A-类;B类三档包括:B+类、B类、B-类;C类三档包括:C+类、C类、C-类;D类三档包括:D+类、D类、D-类。
人工智能专业要如何选择院校,这个榜单或许可以了解一下。对此,小编特地将A类和B类的院校进行了整理,希望可以给考生及家长一些参考依据。
来源:教育部网站、百度APP、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ID:Big-data-AI)、各高校网站、光明日报、就业蓝皮书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一篇:如何判断红梨苗和红贵妃梨苗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