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最怕的不是没心没肺,无缘无故摔坏,而是因为手抖而摔坏机器或者掉进水里。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只能亲手把坏了的机器交出来,然后含泪从维修人员手里拿走高价账单。
制造商可能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继续改进产品内部部件的集成,直到他们认为是时候为消费者提供强度更高的产品,这个概念& quot三防& quot诞生了。
具体来说,IP标准出现在IEC60529,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IEC60529》的第一版出版于1976年,已经更新了几次。
今天,人们对这个标准并不陌生。IPXX中的IP是Ingressprotection的首字母大写,表示入侵防护,第一个X是指固体的防护等级,表示灰尘,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防尘等级,共有7个等级,从无防护(0)到无尘访问(6);第二个X是指外壳对液体的防护等级,一共10级,从无防护(0)到可以抵抗不同角度的高压热水(9)。
看图表可能有点复杂,但是代入具体产品就一目了然了。在安卓手机普及初期,摩托罗拉曾经推出过一款非常受欢迎的三防机Defy(国行命名为ME525)。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老式三防手机的刻板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三防,它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
那时候安卓智能手机都不大,4寸屏幕算是主流水平。摩托罗拉Defy配备了主流配置,并达到了IP67的防护等级。对比上图,我们可以看到Defy可以实现无尘侵入,在常温常压下暂时浸泡在1米深的水中,不会对其造成损伤。
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日常使用中放松使用。因为Defy通过了IP67认证,所以即使埋在沙子里或者掉进浅水坑里,拿出来之后也不会影响后续使用。
今年推出的Defy新版本。
当年Defy能做到这么强的防护性能,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内部部件用围裙和防尘塞隔离了灰尘和水。如果遇到围裙老化,或者充电后忘记插回充电口的防尘塞,Defy的防线会在意外来临时立刻崩溃。
这对于我这种粗心的用户来说显然不够友好,所以后期实现手机防尘防水的方式就是用防水胶把手机封起来,这样可以隔绝外界物质进入机身。比如在三星GALAXY Fold 3上,三星针对脆弱的铰链位置加入了特殊的疏水涂层,防止液体进入机身,也防止铰链生锈导致内屏开合不顺畅。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手机的轻薄,缺点是如果拆开放回去保护能力会大大降低。另外,这样的产品不能称为三防。最多是防尘防水,不耐摔不耐震。如果它们掉落,可能会使外壳破裂或导致外壳变形。
所以有些厂商会继续往Defy方向大步前进,用厚厚的橡胶外壳包裹手机,不仅能达到IP69,还能达到& quot毫发无损& quot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掉下来的时候。这个防护等级可以算是三防。当然这是完全抛弃轻量化设计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只有少数主打户外和军用的手机才会费心去达到这种防护水平。
AGMG1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另一个更为严格的防护标准,MIL-STD-810认证。这个认证多出现在笔记本类,MIL代表军用,STD代表标准,合起来就是军用标准或者国防标准的意思。
但是这个标准并没有那么死板,每个产品面临的测试标准和难度都不一样,所以在购买之前只能作为一个大概的参考,但是MIL-STD-810认证的测试更多,所以比IP认证更全面。
摘自ThinkPadT14电商页面
当然,两种主流的保护标准并没有区别,更像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了两项认证的手机自然更可靠,所以很少有这么高标准的产品。恐怕人们只熟悉三星XCover系列和国产户外手机品牌AGM的部分产品,其用户并非普通大众,而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和特殊行业工作者。毕竟这群人只是少数。
有了这些认证,用户可以不再担心,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风险,但这绝不是免死金牌。手机厂商会在官网底部用小字提醒用户,如果因浸入液体造成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即使他们在详情页用大字标注了IP68防护等级,这也几乎成了& quot潜规则& quot在消费电子行业。
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密封圈和防水涂层就像盔甲一样。产品虽然不可能达到一定的防护等级就刀枪不入,但至少不会一碰就碎。这就是所谓三防认证存在的最大意义。人对极限的追求,一直坚持永不止步的原则。随着材料科学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电子产品的耐用性会不断提高。
这种演变体现在手机表面的屏幕玻璃上。
智能手机诞生之初,屏幕
一摔就碎,如今随着大猩猩Victus玻璃、超瓷晶面板的出现,屏幕硬度和韧性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也定会有更强的材料取代它们的地位,到那时三防手机就能褪去厚重的外壳,以轻薄且高性能的姿态,帮助用户迎接更多高强度的挑战。不过在那天到来之前,我们还是得好好呵护手中的机器。
下一篇:直写可以断成什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