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是指孕妇在妊娠后期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
子痫前期,也被称为妊娠中毒症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在孕妇妊娠20周后发病,但也有早发型的情况。其主要特征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0mg;水肿主要表现为面部、手脚浮肿。此外,子痫前期还可能伴随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
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孕妇体内一些代谢和免疫调节异常有关。子痫前期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一定风险,如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子痫,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子痫惊厥、DIC等,甚至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
对于子痫前期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孕妇需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一旦确诊,通常需要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限制盐分摄入等措施。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药物治疗,甚至提前妊娠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在妊娠后期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变化,特别是血压和尿蛋白的变化。如出现持续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