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发生机制不同。
1. 血管源性水肿:是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从血管内部渗出至周围组织引起的水肿。其特点包括: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源性水肿发生时,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中的液体和溶质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
血浆蛋白渗出:由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也会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组织间隙的渗出液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浓度。
水肿液的成分:水肿液主要由血浆和细胞外液组成,其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浓度。
2. 细胞毒性水肿:是由于细胞内部发生损伤或病变导致细胞内部液体和溶质的异常积聚引起的水肿。其特点包括:
细胞内溶质的异常积聚:细胞毒性水肿发生时,细胞内部的溶质会异常积聚,导致细胞内液体的增加。
细胞膜的受损:细胞毒性水肿通常伴随着细胞膜的受损,导致细胞内部的溶质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细胞内液体的积聚。
水肿液的成分:水肿液主要由细胞内液体和溶质组成,其中不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不同,但在临床上常常难以区分,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上一篇:智齿拔了后发炎肿痛怎么办
下一篇:支气管粘膜炎性改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