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都在问,为什么他的佛肚竹没有肚子?其实一般情况下,佛肚腩是不畸形的,所以叫佛肚腩,是因为经常被修成畸形的肚腩供人欣赏。那么,佛肚竹怎么培育才能使其基部节间膨大呈佛肚状呢?花匠大叔认为,为使佛肚竹养成佛肚,须做好以下几点:
照片:毛竹栽培
1.选择好的朱霞品种:如果在北方养不到佛肚竹,新竹段又长又细,和毛竹差不多,会失去独特的魅力。毛竹一年有两个萌芽期,第一个在初夏,第二个在初秋。一般初夏生长的新竹,结短,肚子大(如果没有养护好,还是会变得细长),要养。但初秋生长的新竹茎长,细节多,所以秋竹除了栽竹外,一般都要剪掉。
2.注意光照和控水:培育佛竹要注意它的光照条件。竹笋生长期,佛手竹要多接受阳光照射(夏季中午避免暴晒);新笋出土后,要注意控制水分,约束竹子的高度,让竹笋尽早出笋出叶,达到矮化效果,待竹节基本成型后再恢复正常浇水。
图:佛肚竹保养
3.土壤和施肥:佛竹喜欢酸性土壤,但北方的土壤是弱碱性的,所以& quot钙矾石肥料水& quot应该用于施肥,使其茁壮成长;一般生长季每十天半个月施一次稀液肥,适当多施磷钾肥,促进佛肚的形成和生长。
4.新笋剥制:每节笋用薄竹排包裹,竹排上盖侧枝。当竹笋长到一定高度时(由于竹茎粗细不同,同一时间竹笋的高度差异很大),可以在基部剥1-2片竹笋,以后每周剥一片。剥筐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要碰伤笋干和侧芽。早上剥芦苇最好。剥皮可以促进侧枝生长,使竹节变短变粗,达到矮化植株的目的。
照片:盆栽竹子
5.采笋:当竹笋长到一定高度时,根据竹笋的大小和粗细,可将竹笋顶部剪掉5 ~ 8cm,这样植株就会冠化,长出侧枝。第一次修剪后,如果靠近顶部的健壮枝生长较快,应进行第二次修剪,将顶部的健壮枝剪短,留2 ~ 3个竹节。
【提示】佛肚竹怕冷,冬天要及时搬到室内。在日常养护过程中,要经常修剪,以达到最佳的株形,提高观赏价值。同时,每隔一两年就要翻盆,去掉老、残、死根,砍掉枯、老、弱的竹子,使整个盆景的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养花,去:bbs.huajiang.cc的园丁论坛,一路欢歌笑语。养花路上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