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国公汤和为何能躲过朱元璋屠刀?他的爵位为什么没能传下去?
在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正月,信国公汤和正在老家凤阳享受晚年。然而,京城传来了紧急圣旨,要求六十九岁的汤和前去见大明皇帝朱元璋,这位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友。
汤和心中忐忑不安。蓝玉案在去年二月爆发,造成大明开国元勋和五军都督府高官的众多牺牲。哀伤仍在持续,甚至六个月后,仍有人因此被牵连,像是死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六月的宣宁侯曹泰和七月的都督聂纬。
尽管他已在病榻上苦练四年,汤和还是感到不安。皇上是否仍不信任他?但是,尊命难违,汤和只好强忍病痛,登上朱元璋派来的安车,颠簸着前往京师南京。在古代,安车是供高级官员和贵妇人使用的车辆,尤其是年长者乘坐。
朱元璋见到口角流涎、动弹不得的汤和后,终于内心安定。他深感放心,史书上被记录为“见其病笃,对之流涕”。朱元璋安慰了老友几句,安排人好好地送汤和回家,还赐予一百五十锭大明宝钞,用于他信国公预备的坟墓。在洪武年间,一贯大明宝钞相当于五十贯,一百五十锭即七千五百贯,约合七千五百两白银。
在丙辰年,召信国公汤和入朝。汤和居住在凤阳里第,因患风疾而无法前来。朱元璋深思熟虑,特意召见汤和,希望安慰他的辛劳。之后,朱元璋派人送他回家,并赐予一百五十锭大明宝钞,供他选择地点建造寿坟。这段记载见于《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一》。
这份银子的价值不仅在于数量,更在于朱元璋的认可:你已通过了考验。当时年底,其他开国功臣如颖国公傅友德、永平侯谢成、定远侯王弼、宋国公冯胜等相继被处决,然而,与他们战功、资历相当的信国公汤和却没有受到牵连。
众所周知,明末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南京降清时,有一位灵璧侯汤国祚是汤和的后裔。这引发了一个疑问:信国公怎么会被称为灵璧侯呢?
汤和为何可以善终?
汤和字鼎臣,凤阳人,据《明史》记载,他与太祖同在闬里长大,与朱元璋有着从小的交情。在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年仅二十七岁的汤和带领着家族成员加入了濠州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凭着出色的勇武和战术,很快就被提拔为千户。
在此时,汤和回忆起当年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便派人送信邀请他加入濠州红巾军。正是这封信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汤和的邀请,朱元璋也许不会有机会成为郭子兴的亲兵。
朱元璋的才能很快在郭子兴的军队中展露,让人瞩目。对于汤和来说,曾经的小伙伴如今已是焕发异彩。尽管其他人或许不看好朱元璋,但汤和一直忠实地服从这位昔日伙伴的命令,为他未来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赏功臣时,由于各种原因,汤和未能成为六公之一,而只是被封为中山侯,排名第一的二十八位侯爵之首。但朱元璋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老友,给了他多次机会,最终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晋升为信国公。
汤和镇守常州期间,因为酒后失言,差点陷入危险:“我在常州,就像躺在屋顶上。左转是东,右转是西。”常州是朱元璋和张士诚争夺的关键地区,而汤和所说的“东转”,暗指向张士诚。因此,即使在晋封信国公时,朱元璋也提及这段话,敲打着汤和。
在封赏功臣之际,虽然汤和在毗陵一带无功,但其忠诚可靠。虽然表现并不显眼,但朱元璋记得多年来的忠诚,宽恕了他的过失,将他晋封为信国公。这段记载见于《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
“慊”表示满意、满足,因此“于忠有慊”这句话相当严厉。不过,这一教训让汤和领悟到了重要的道理。他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在努力理解朱元璋的心思,为汤家和自己赢得了全家幸福的局面。
李善长案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的李善长案,实质上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的延续,也是对淮西勋贵的一次综合打击,主谋和受益者显然是以朱标为首的太子党。然而,汤和作为淮西一党的成员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原因有三点:
首先,汤和当时在常州镇守七年,与其他淮西勋贵联系并不密切,可以说是孤军奋战。我们可以发现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长兴侯耿炳文、江阴侯吴良之子吴高,在李善长案中也没有被牵涉进来。
其次,汤和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鲁王朱檀的岳父。同样是淮西勋贵的晋王岳父永平侯谢成、周王岳父宋国公冯胜、楚王岳父定远侯王弼等人,也都没有卷入李善长案。
第三,汤和身患重病。就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正月,汤和中风瘫痪在床,病情十分严重。一个已经退休回乡的老人(当时六十五岁),再加上病情危急,对太子党来说可能并不值得出手。
蓝玉案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辞世。九月,朱元璋立吕氏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放弃了太子正妃常氏所生的朱允熥,这一举动几乎确定了蓝玉会成为下一个被清洗的对象。
随着蓝玉案之后的发生,朱元璋观察形势,认为各地的戍边亲王逐渐变得权势庞大,需要予以整顿。因此,在洪武二十七年年末、二十八年初,他清洗了冯胜、傅友德等开国元勋。据说如果魏国公徐达能活到那一年,身为燕王岳父的他或许也难逃一死。
然而,汤和是亲王岳父,为何却能幸免于难呢?原因有二:
首先,鲁王朱檀早在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二月去世,唯一的继承人朱肇煇年仅七岁。他并非鲁王妃汤氏的亲生儿子,所以在权势上无法与晋王、周王、楚王等强大的亲王相提并论。
其次,朱元璋亲自验证了汤和的病情后,判断他寿命不过一两年。因情因理,对这位老朋友没有必要再采取严厉手段。
至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初七日,信国公汤和去世,享年七十岁。朱元璋因其去世辍朝一日,并追封其为东瓯王,谥号襄武。他葬于凤阳曹山原址(今安徽省蚌埠市区东郊曹山南坡)。
信国公爵位哪去了?
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朱祐樘刚刚册立皇太子,心情大好,决定对当年失爵的开国元勋子孙后代进行恩封。经过搜查,吏部推举了几个人选: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玄孙常复、曹国公李文忠玄孙李璇、卫国公邓愈五世孙卫炳,以及信国公汤和六世孙汤绍宗。孝宗下旨将他们封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
然而,汤绍宗的叔父汤俌向朝廷上奏,指出汤家与其他三家情况不同。汤和先祖并未犯罪,爵位失传完全是因为应该继承爵位的子孙恰逢去世。考虑到先祖去世已近百年,汤家子孙并不奢求恢复信国公爵位,只求能袭封中山侯。
庚子年间,信国公汤和玄孙汤俌上奏:“近日有恩诏录用开国元勋子孙,臣侄绍宗与鄂国公常遇春玄孙复、曹国公李文忠玄孙璇、卫国公邓愈五世孙炳皆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使,世袭奉祀,各家子孙荣蒙恩宠。然而,常遇春子茂、邓愈子镇、李文忠子景隆都因罪夺爵。臣家仅因应袭子孙相继亡故,未能继承,无他罪责。请查阅诏令、谕旨及南京吏部、守备官的文书,证实此事。望廷议裁定,命绍宗袭高祖侯爵。”——《明孝宗实录卷八十二》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的进士、后来担任兵部右侍郎的郑汝璧,撰写了《皇明功臣封爵考》一书,详细记载了汤家情况。据记载,汤和长子汤鼎在多年的征战中,凭借战功晋升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然而,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从云南归途中病逝,朱元璋追赠他信世子的封号。
汤和病逝后,其孙汤晟年幼,仅领取信国公的经费:每年三千石。然而,在他袭爵之前,汤晟不幸去世。接着,汤晟的长子汤文瑜患有“癱疾”(肢体或器官严重缺陷),未能袭爵便去世。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汤文瑜的嫡长子汤杰,当时年仅十六岁,向新君明英宗朱祁镇提出恢复爵位的请求。由于信国公爵位已经失传近四十年,年幼的皇帝命吏部调查原因。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吏部回复确认汤杰是汤和的嫡长玄孙,并指出汤家爵位因接连继承人逝世而未能袭封。然而,严谨的明英宗拒绝在他任内恢复已中断四十余年的公爵位。
正统三年,吏部回奏:“汤杰系汤和玄孙,因继承人相继逝世,导致爵位四十余年未袭。”六月二十日,英宗圣旨宣布:“既然四十余年未准袭爵,罢,钦此。”——《皇明功臣封爵考卷一》
孝宗在收到汤俌的上奏后,查阅朝廷档案,做出了和先皇英宗相同的决定:“信国公爵位已经失传多年,既有皇祖圣旨,不准恢复爵位,钦此。”汤俌随后五次上奏,但孝宗未改初衷,汤绍宗只得勉强接受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一职。
失爵原因
信国公爵位失传,表面原因似乎与汤家几代子孙早逝有关。然而,当汤杰年满十六岁向明英宗上奏时,朝廷显然并未考虑让他袭爵,而是采取了拖延的态度。
实际上,在靖难战争后,篡位登基的朱棣对洪武朝的勋贵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导致包括汤和在内的许多爵位失传。汤和与朱棣关系疏远,他的信国公爵位传承的可能性本就渺茫。
此外,汤和信国公的诰文似乎并未明确说明该爵位可世袭。诰文中提到“食禄三千石,永为子孙世禄”,强调子孙可永久享有岁禄,却未明示可以袭爵信国公。相反,汤和中山侯的诰文明确表示“是用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
或许,汤家在后来研究清楚这一巧妙之处,因此汤俌在上奏时请求的是恢复中山侯而非信国公的爵位,显示出精心研究的策略。然而,此时的汤家早已失去权势,皇帝难以单独恢复汤家爵位。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怀着收买人心的意图,打算恢复常家、李家、邓家和汤家的爵位。随后的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四月,常遇春的八世孙常玄振被封为怀远侯,李文忠的七世孙李性封为临淮侯,邓愈的六世孙邓继坤封为定远侯,而当时还健在的汤绍宗被封为灵璧侯。
四十年的时间从弘治五年到嘉靖十一年,对于汤绍宗来说,意味着汤家的复兴。尽管他并非信国公或中山侯,得到的灵璧侯爵位只有一千石的岁禄,但也算得上是一个世袭爵位。经过将近一百四十年的时间,老汤家终于重新拥有了贵族身份,这也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