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Deltares
从北京到涿州,从华北到东北,从7月底到8月初,强降雨和洪水成为了热搜上的不速之客。不用往前追溯多久,2022年的广东、2021年的郑州,暴雨都在短时间演变成洪水,成为让城市措手不及的灾难。
在气候变化已成事实的当下,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自然引发的灾难是否可以避免?灾难发生后城市如何更快恢复?近几年被不断讨论的“韧性城市”概念,这些议题都是核心要义。
今年的8月15日,是第一个“全国生态日”。在生态日之际,面对刚刚离开的洪水,我们将目光投向低地之国荷兰。
文|刘杨凡奇
编辑|王菲宇
从早期的鲑鱼事业到后来的全球贸易,荷兰人因水而繁荣;但另一方面,水又是荷兰人最大的威胁。荷兰全境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随时面临着海水倒灌的危险,如果没有拦海大坝,近半土地将会被淹,约三分之二国土存在洪涝风险。除此之外,荷兰位于欧洲几条大河流的下游,再加上常年多雨,种种因素都让荷兰的防洪局势雪上加霜。
1953年,北海洪水冲毁了67个水坝、夺走了1836人的生命,也让刚刚从二战阴影中走出的荷兰把焦虑转移到水利之上。正因为问题的迫在眉睫,“逼”着荷兰发展出世界先进的防洪体系,在荷兰西部人口稠密的地区,防洪的标准甚至已经提升到了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
降雨无法控制,能控制的只有地面的水流。雨水无外乎三条出路:地表蒸发、渗入地下,以及汇聚成河流流向洼地。为了提高雨水下渗的效率,保证雨水尽量汇集到无害之处,荷兰的城市在不同尺度的设计中遵循了一系列原则,也诞生出一系列属于荷兰城市的特色“装备”。从城市到社区到个人,这些原则和装备符合荷兰人的生活习惯,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无时无刻不在抵御潜在的洪水灾害。
抽水风车是荷兰人用来给低洼地区排水的一项早期技术
摄影:Henk Monster
城市尺度:让水流到无害的地方
规划洪泛区
在流经城市的主要河流边规划合理的洪泛区,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防洪手段。平日里的农田、牧场,在强降雨到来时变成了临时的蓄水池。2007年,荷兰政府启动了“为河流留出余地(Room for the River)”计划,在15年间投资了27亿美元来建设超过30个洪泛区。
以刚刚完成的Maaspark Ooijen-Wanssum项目为例,政府通过改造水利设施创造了超过1300公顷的洪泛区,保证了周边城市的安全。在2021年7月欧洲的强降雨中,该项目使得马斯河(Maas River)的水位下降了13英尺,并保证了流域内居民无一伤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时期在马斯河上游的德国与比利时境内共有220人因洪水丧生。
Maaspark Ooijen-Wanssum创造了超过1300公顷的洪泛区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公共空间
能够蓄水的不光是城市边缘的沿河绿地,城市中的大型公园、主要绿道也是临时存储多余雨水的重要地区。要充分发挥这些公共空间的蓄水功能,需要设计者细致的剖面设计,保证雨水汇流至地势较低的公园绿地中。
以鹿特丹的Westersingel Sculpture Route为例,作为中央车站前的重要公共廊道,它呈现中间河道低、两侧道路高的形态。设计者在地势较低的河道周边用软质植被形成坡地,在另一侧用可渗水砖块形成硬质铺地,并在沿线布置公共雕塑,使得这个平日里的城市公园在汛期能够充当城市的临时小型蓄水池。
Westersingel Sculpture Route在平日是供居民休闲的城市公园
摄影:刘杨凡奇
Westersingel Sculpture Route在汛期能够充当临时小型蓄水池
来源:RIVM 2011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部署重要公共设施时,荷兰城市也都将防洪风险设为优先级。包括医院、养老院、学校、数据中心在内的公共设施,他们的运行不仅与城市的运转休戚相关,更关系到一部分最容易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人群的人身安全。也因此,这些公共设施在城市布局中需要被优先布置到地势较高的区域。
荷兰咨询机构凯谛思(Arcadis)的降雨防洪管理专家皮特·迪尔特(Piet Dircke)曾经协助纽约加固曼哈顿周围的沿海防洪设施。他还曾参与了新奥尔良周围新的风暴防御设施,帮助这一地区在2021年抵御了伊达飓风的侵袭。在为城市提升防洪能力的时候,他会评估医院、养老院和护理中心的风险。对于那些业已存在、防洪压力多大的公共设施,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它们的迁移也被提上日程。“如果养老院位于河边,我们将考虑迁移它,因为暴雨来临时解救老年人会更加困难。”
社区尺度:保证不受影响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城市尺度的措施对防洪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那么社区尺度的规划和设计,则保证了居民在灾害持续期间最大程度的平稳生活。
街道断面
荷兰城市社区街道的断面遵守着几项原则:
第一,步行区域应该尽可能抬升以保证洪涝时的基本出行:所有的人行道都会比马路搞出一个路牙,人行道的铺地均使用易于渗水的防滑铺装;
第二,道路本身应该充当引水渠将雨水汇向合理的区域:减速带在设计合理时也具有引导马路水流的作用,支路中心低两侧高引导水流;
第三,道路及铺装应该尽可能少影响雨水下渗:公共空间优先选择软质铺装,在必须使用硬质铺装的区域使用透水材料,选用能够渗水的排水管道;
第四,所有要素应该尽可能多吸水:马路两种植行道树、设计灌木池、建筑沿街里面装饰绿植。
屈伦博赫的生态社区EVA Lanxmeer将道路设计成中心低两侧高,用于引导水流
摄影:Henri Cormont
公共储水设施
功能性增强的储水设施是降水时的临时蓄水器,在平日里又为周边街道的动植物提供了稳定的水源。鹿特丹市中心的Little C是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域。这一社区的街道下放置了雨水收集箱。箱体在降雨时收集雨水,在其他时刻将雨水缓慢导入周边绿地,作为植物的灌溉水源。
鹿特丹副市长亚历山德拉·范·胡弗伦(Alexandra van Huffelen)在采访中提到,鹿特丹在博物馆区(Museumpark)的地下公共停车场预留了一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在遭遇强降雨时可以在三十分钟内吸收一千万升的降水,能够有效缓解强降雨期市政管网的压力。
鹿特丹的广场Water Square既是公共蓄水池,也是露天剧场、篮球场和滑板公园
来源:DE URBANISTEN
漂浮社区
作为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城市的先锋,荷兰城市也一直在探索与水共居的新方式。阿姆斯特丹建立了水上漂浮社区(Schoonschip Amsterdam)。社区内的30栋独立住宅均由浮力支撑漂浮在河上,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拖走到其他地方。此外,每栋房屋还具有完整的雨水收集循环系统,使得降雨能够为每户居民所用。
阿姆斯特丹的水上漂浮社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拖动
来源:Schoonschip Amsterdam
个人尺度:为城市减轻负担
居住在荷兰的城市里,每户居民都参与到雨洪治理之中。城市里的每个房屋都是储水的基本单元,储水、排水的设计为城市的市政管网排水减轻了压力。
绿色屋顶、垂直绿化、雨水花园
作为储水的基本单元,个人住宅应对防洪和降雨的设计核心是让房屋尽可能多地“吸收”降雨。“绿色屋顶”应运而生。屋顶绿化技术可以有效满足包括城市农业、太阳能电池板、蓄水甚至体育设施在内的多用途需求。
2008年,荷兰选择鹿特丹、格罗宁根和阿姆斯特丹三个城市作为“绿色屋顶”试点城市。新增的绿色屋顶可享受财政补贴。城市中甚至诞生了一个新的节日——鹿特丹屋顶日(Rotterdam Rooftop Days),以此鼓励市民参与到屋顶改造中。在政策和活动的激励下,截至2019年,鹿特丹市的绿色屋顶已经达到360万平米。
鹿特丹的绿色屋顶具有吸收降雨和降低气温的双重作用
摄影:R. de Bruijn
除了屋顶的花园,许多新建的商场和住宅楼甚至已经将树池安置在建筑立面上。此外,用砾石代替水泥铺地、在花园挖出小规模的储水池塘、种植吸水性较强的作物……这些对自家花园的小改建措施让每户家庭都变成了城市中的一枚“小海绵”,在强降雨时发挥着各自的功用,共同分担着城市泄洪的压力。
阿纳姆的垂直花园同样可以分担城市泄洪的压力
来源:NEXIT architecten
雨水回收循环系统
人工的储水设备也在防洪的个人尺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储水设备一方面分担城市的防洪压力,另一方面也对降水进行了循环利用。在荷兰,一套70平米的常规住宅,通过人工储水设备每月大约能够收集到4吨雨水,足够支撑一个三口之家日常厕所及洗衣用水。
荷兰住宅后院安装的雨水回收循环系统
来源:GEP regenwater
激励方式
当然,在个人和家庭层面进行的或大或小的改造都会增加居民的成本。对此,城市政府一直在尝试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例如自2008年起,城市政府开始尝试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鼓励居民改造。如今,对绿色屋顶的建设,鹿特丹市会资助约50%的费用,并且会在后续雨水收集中持续补贴。在鹿特丹,居民的绿色屋顶每收集一立方米水大约能得到市政府约3500人民币的补贴。此外,针对建设储水和循环设施的税收优惠也在商议讨论之中。
参考文献:
1. 《荷兰人说,要避免河水泛滥,就要顺其自然(To Avoid River Flooding, Go With the Flow, the Dutch Say)》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7/world/europe/dutch-rivers-flood-control.html
2. 全球城市观察|鹿特丹:潜力无限的屋顶空间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45102
排版|俞冰如
审核|王菲宇
微信订阅号改版
城市家的精彩内容无法被第一时间看到
打开城市家CITY+公众号主页
点击界面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不再迷路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