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旅游高峰时段,大量外地游客带着孩子到上海游玩,一些游客还会顺路把周边的杭州、苏州等城市玩个遍。早些年,暑期也往往是不正规的“上海一日游”“苏浙沪两日游”等短期旅游产品坑客事件的高发期。如今,时髦的城市漫步(Citywalk)成为探索上海的新选择,老套的一日游坑客还有吗?
有媒体记者通过“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找到的答案是:“一日游”坑客不仅有,还不少!大量投诉表明,和旅游业一起复苏的,不仅有游客的热情,也有诸多不正规旅行社暗戳戳挖的“坑”。这不免令人好奇:在社交媒体上各类攻略充斥、信息获取极其便利的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游客被坑?
酒店前台的“一日游””小广告。图源:光明日报 热门酒店摆放小广告
拿到花花绿绿的“一日游”小广告,往往是外地游客被坑的开端。今夏,小广告被精准投送到外地游客入住较多的一些热门宾馆酒店。
距上海虹桥站仅一站之隔的地铁17号线诸光路站附近有大量酒店,因离高铁站近、价格实惠备受游客青睐。其中一家酒店,漂流伞架子上就摆着3张“上海一日游”广告单子,封面写着“天天发班”“180元纯玩”等字样。翻到内页,上方印有“中信国旅”字样,下方列了近30款从“一日游”到“五日游”不同天数的苏浙沪旅游产品。这些产品价格十分低廉,如“苏州园林一日游”仅需120元,而“杭州、苏州、无锡三日游”仅需460元,还“赠送上海一日游”。
同样的单子,在附近几家酒店的前台上都摆着。这些小广告能信吗?
广州到上海旅游的彭女士入住酒店后,就报名上述“苏州园林一日游”。她向“12345”投诉称,产品中承诺的狮子林、拙政园实际上都没去。
此外,还有人投诉旅行社安排的绍兴游承诺不含自费项目,实际却安排了自费景点;有人报名“苏杭两日游”,结果行程中充斥售卖丝绸、龙井茶叶的购物点。这些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即使是正规旅行社,也完全可以按照《广告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惩处。
《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据此,也可以查处涉事旅行社的相应违规操作,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视而不见。
景区现发小广告揽客
高铁站和景点附近相对实惠的经济型、舒适型酒店,小广告出现频率较高。而除了投送到宾馆酒店外,在上海各大景点,散发小广告的现象也回潮了。
在“12345”,多名游客投诉称,在豫园游玩时拿到“一日游”小广告,进而上当受骗。媒体记者来到豫园,从馆驿街向北走,到达方浜中路。路口游客明显增多,他们聚集在豫园华宝楼和城隍庙前打卡拍照。豫园商城7号门前,大量游客在等车,导游们举着旗子忙着清点人数。人群中,一名身着白色Polo衫、黑色长裤的男子,肩挎一个黑色小包来回穿行。只见他接近人群,从黑色小包里掏出一叠蓝色宣传单,逢人便抽出一张递过去。
男子散发的蓝色宣传单,正是“一日游”小广告:左上方红色大字写着“中国国旅(上海总部)”字样,旁边还印上“上海市旅游局审核”“上海市消费者协会”等红色印章,以及“五星级旅行社”等宣传语。正反面其他区域,印有多达36种低价旅游套餐,19个项目的“上海都市豪华纯玩一日游”仅需180元。
晚上,又有两名挎着黑色小包的女子出现在豫园,她们一前一后挤在小吃街的人群中,向游客散发外观不一的小广告。
网上搜索信息时上当
在“12345”的众多投诉中,有不少游客人还没有启程,就已经入坑。
一家名为“景好”的旅行社被众多游客投诉:山西游客严先生一行3人预订了景好旅行社提供的“上海两日游”,其中1天为常规游玩路线,1天则专门安排迪士尼游玩,共支付7400元费用。结果,整个行程存在4钻酒店不达标、承诺迪士尼项目走VIP通道结果还是自己排队、承诺玩够12个项目结果仅兑现7个、VIP导游服务结果全程只见到导游3次。
四川成都的何先生夫妇花了11400元预订了“景好”旅行社提供的“上海四日游”套餐,事实上承诺的VIP服务只有门票和酒店住宿,导游全程没有出现。而他们都是在网络搜索平台上以“上海旅游”为关键词,搜索了解旅游信息时被推送的广告吸引,人还没来上海就已付款预订了不靠谱的旅游产品。
在某手机App尝试搜索“上海旅游”关键词后,网络平台反馈“上海自由行攻略”“第一次去上海旅游必看攻略”“上海旅行省钱攻略”等一系列搜索结果,点开后,其页面与“知乎”相似,上方为游客提出的“上海旅游如何安排合理”等问题,下方则看起来是网友提供的答案。答案很多条,大多是在描述游玩经历的同时,不忘感谢某某导游的精心安排。媒体记者点击多个链接发现,被感谢的导游有“楠楠”“莉莉”“小萃”“小勤”等一众人。每个页面下方,都附上这些导游的电话,提醒可搜索加微信咨询。
随后,媒体记者主动添加其中一位导游微信,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核对该导游提供的导游证上的号码,网站则显示“暂无结果”。不仅如此,何先生夫妇通过“12345”投诉后,市文旅局反馈“景好”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按照“景好”的注册地址现场勘查发现为虚拟地址,注册时预留的法人电话无人接听。
除“景好”外,“迪迪通”“乐贝”“佳蔚”等多家类似的不正规旅行社在网络平台上投放海量广告信息,使得外地游客在了解旅游信息时极易被精准推送,从而上当受骗。
正规信息要精准推送
小广告线上线下出现,游客难辨真伪。并且,一旦被坑维权极其困难。诸如游客投诉的“上海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上海总部)”“景好旅行社”等非正规旅行社,属于“涉嫌非法经营旅游业务且未备案”,不在文旅部门管辖范围内,需投诉者自行与旅行社协商退款,这又让游客陷入维权难。显然,类似的侵犯游客的事件,不能不了了之。
对于这些不正规的旅行社,文旅部门如果单独无法执法,还可以由市监部门、公安机关等其他部门介入,顺藤摸瓜,及时查处,从源头上为外地游客填补陷阱,降低他们受骗上当的概率。比如,既然一些酒店成了小广告投放的重灾区,不妨就将其当作一个主要“信源地”,以此为线索深入调查、严厉打击,必要时,未必不可以多部门联合执法。
媒体记者向春秋旅游咨询相关旅游产品,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是想“走马观花”游玩上海,可选择乘坐观光巴士“建筑可阅读”专线车,共有6条线路可选择,不仅覆盖各大地标景点,还可以随时上下车;如果想深度游玩,则可选择城市“微旅行”,在导游带领和讲解下,花半天时间针对某个城市区域进行深度旅游。如果要顺带游玩苏浙沪,打开携程等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也有众多正规的产品可以选择。
但问题是,这些正规可信的产品信息,外地游客不易获知。以观光巴士为例,春秋旅游的工作人员坦言,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除非旅游经验丰富、擅长从网络上获取旅游信息,否则就只能到了景点看到车和站牌,才能得知上海推出的相关旅游产品。走访中,媒体记者也在一些酒店的前台找到了制作精美的上海导览图、苏州河游船航线介绍等旅游宣传资料,但这些宣传册大多出现在比较高端的酒店,而游客青睐的经济型、舒适型酒店里难见其踪影。
当下,社交媒体十分发达,普通人能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游玩攻略,但是对于外地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和信息差,他们也更青睐传统的旅行社。“一日游”虽然老套,被认为是老去的、非主流的旅行方式,但仍然会有一部分受众,这一现实我们必须面对,并积极应对。
持续打击“一日游”坑客乱象,除了针对无证的旅行社和发放小广告的现象予以整治外,申城更应考虑如何将正规的旅游产品信息精准推送给外地游客。业内人士认为,在进入上海的交通枢纽门户设立整合的旅游咨询中心或咨询柜台,主动对城市旅游产品开展宣传,是有效的应对办法。另据了解,前些年,申城一些旅游服务企业曾在虹桥站到达层设立过咨询柜台,但最终因位置偏僻效果不佳、租金高昂等原因撤柜。相关旅游服务企业建议,上述旅游咨询中心应体现一定的公益性,可以考虑由政府部门选择合适的区域统一打造,供各家旅游服务企业和平台入驻,让外地游客踏入上海就能了解到权威可信的旅游信息。
来源:透视社综合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报道
责编/制作: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