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阚为何不反击?《不完美受害人》直到加害者去世,受害者仍在挣扎
七话影视
2023-08-16 20:12:41
0

原标题:林阚为何不反击?《不完美受害人》直到加害者去世,受害者仍在挣扎

《不完美受害人》剧情接近尾声,三个受害人的案子也终于到了全员反击的关键时刻,但反击的过程与结果,既畅快,又会让人觉得不够畅快。

林阚与吴铭仁纠纷的落幕方式,便是典型代表。

前期20多集的故事里,林阚对自己大学时期遭遇导师性骚扰过往一直处于闭嘴隐忍状态,同行的嘲讽她默默用工作成就反击,师母的攻讦,她习惯性回避。

对于这样的林阚,观众很难不为她的委屈打抱不平,非常希望事业有成的她能走出阴影进行强势反击,直面曾经受到的伤害,让加害者受到应该有惩罚。

编剧似乎也与观众在这一问题上达到共情,通过配角康辉表达了几乎与观众一致想法:逃避永远都洗不清污名,就应该在加害者没死之前回击,让其身败名裂。

可以说,从林阚被骚扰的过往呈现出来时,观众便与康辉一样在等她的回击,希望林阚能勇敢面对这件事,最终,林阚故事线的回击的确也出现了。

她的父母在吴铭仁临终时不再选择沉默,说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后悔,为女儿的成功证名,有点解气,因为终于有人出来撕破法学泰斗的假面目。

但又不是那么的解气。

因为林阚父母的回击,严格来说对吴铭仁毫无影响,他仍旧是学员满天下的法学泰斗,仍旧是以体面人的姿态离开这个世界,甚至,他的妻子还在攻击着林阚。

这便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不够爽。

林阚既然连工作都放弃了,为什么还要放弃最后回击加害者的机会?抛开对戏剧性“爽”感的追求来看这个结局,它不理想、不爽快,却又很现实。

林阚的选择,对应了《不完美受害人》一直在传达的东西:当大众一直执着于审判着受害者的不完美时,这类伤害事件里,受害者再强大,不完美也会是他们难逃的束缚。

直观来看,林阚迟迟不敢回击老师,有两个原因。

一、她向自己的欲望妥协过。

面对性骚扰时,林阚的回击很果断干脆,第一时间向学校上报,但面对师母等人的权色交易攻击,她却一直在做乌龟,因为林阚的确从中获利了。

她拒绝成为导师的小情人,却抗拒不了一个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

一旦收了“利”,在回击权色交易时,便容易失去足够的底气,这也是林阚觉得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根本原因,因为得利,而没有底气回击。

在这方面,林阚与赵寻其实很相似。

两人都因为上位者的不良居心获得过工作捷径,但两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不同的是赵寻身上局中,她的侥幸心理最终没能躲开成功的骚扰,被裹挟着前行。

而林阚虽拿了捷径却也间接离开了导师的权力中心,只要她不被导师虚伪的“爱情”告白洗脑,便可以逃离他的进一步骚扰、侵害。

然,被伤害的过程不同,向自己的欲望妥协过都客观存在,一旦存在,便会成为回击伤害的阻碍,这个阻碍,既来自外界,也源于当事人内心。

赵寻与成功的案件中,赵寻在事发时是拒绝报警的,即使她在被伤害后痛苦不已,面对警方的询问,也无法轻松将自己被强奸一事说出口。

因为,她清楚的知道成功对自己有企图,知道自己的升职不符合常理。

更因为,现实会审判受害者的“不完美”,她和林阚想要回击伤害,都会遭遇“得利”的审判,舆论,更会把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受害者的“欲望”。

得利等于默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理所当然”

受害者所受到的伤害,加害者的恶行,这些原本应该成为案件核心的东西,就这么成为案件的边角料,也成为受害者维权之路中最大的枷锁。

《不完美受害人》这个故事,没有回避“受害者的欲望”,更没有认可他们向自己的欲望妥协是完全无错的,而是向观众揭开所有的不完美。

以此让观众弄清,不完美客观存在。

但受害者的“不完美”,并不是加害者伤害的理由,受害者有错,不是他们被伤害的理由,我们应该重点审判的,不是受害者的不完美,而是加害者的加害。

二、她没有说及时“不”。

回顾林阚被导师性骚扰一事,她曾经强势反抗过,却以失败告终,因为主任第一时间从她身上寻找“原因”,进而拿这些原因攻击林阚,让她陷入迷茫纠结。

为什么你要跟他回家?
为什么发现他不对劲后不选择拒绝?
为什么睡觉时不把门反锁上?

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可以清楚看到林阚的这些“妥协”,更多都是始于对上位者(导师)身份的顾虑,不敢因为自己的猜测撕破脸,小心翼翼维护上下关系。

以没有反锁卧室门为例。

所有人都知道想要保护自己的话,卧室门反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一个简单的反锁,对于当时的受害人林阚来说,都充满顾虑。

导师会不会因此觉得我不信任他,觉得自己被冒犯?

她的顾虑难理解吗?不难理解,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

七话小时候便不止一次看到亲戚之间借钱被要求写借条时,借款方瞬间愤怒,觉得自己被另一方冒犯,觉得自己被怀疑成欠钱不还的小人,双方因此决裂。

长大后,我们都知道借条不可或缺,即使决裂也不能妥协。

但实际操作中,碍于人情关系、身份等原因,仍旧有大量人为了维护双方关系而选择忽略本应该存在的安全选项。

成年人之间的债务往来尚且如此,社会阅历不足的学生林阚因为怕惹怒导师放弃反锁更不让人意外了,导师,不仅影响着她的学习收获,还影响着毕业证。

这一点,在林阚父母身上也体现地淋漓尽致,两位老人得知女儿被自己的老朋友骚扰后,痛苦自责,却并没有鼓励林阚报警反抗,让加害者伏法。

原因,学校主任已经提前“透露”了。

孩子是家长的命脉,孩子的未来与名声,同样是他们的命脉,当加害者与受害者处于不对等的身份关系中时,裹挟受害者放弃说“不”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

晏明将此归结为“精神暴力”、“软压迫”就很贴切。

如果说后来接受导师给的工作机会是林阚没抵抗住自己的欲望,那么前期的没有说“不”,就是迫于作为上位者的对方对她施加的精神暴力。

很不幸,无论是受害者的欲望还是受害者没及时说“不”,都将成为他们“不完美”的证据,会被舆论与社会不断拿出来审判、攻击。

可以想象,如果林阚起诉导师性骚扰,她不仅要因为自己“得利”而被声讨,还要解释自己为什么没说不,为什么没和导师撕破脸。

当时为什么不报警?
为什么被教务主任几句话便吓退了,是不是心虚?

只要对社会对“不完美受害者”的审判不停,受害者便要持续陷入“自证怪圈”。

证明自己没“欲望”,怎么可能呢?只要是人,便不可能没有欲望。

证明自己不是因为默许才没及时说“不”?怎么证明呢?林阚用了十年证明自己的实力配得上机遇,证明自己的优秀不需要靠老男人上位。

但越自证,越无力。

作为律师的林阚,比一头撞破的赵寻以及有点理想主义的晏明都更理性,可理性如她,反而比身上“漏洞”更多的赵寻更难鼓起勇气回击加害者。

作为影视剧观众,会遗憾于她明明可以当爽剧女主,明明更强更有理由回击却放弃回击,作为《不完美受害者》的观众,又懂她的犹豫挣扎,以及,逃避。

只要对不完美的审判一直存在,她的回击便永远要杀敌一千自损八千。

受害者永远要因为自证陷入死循环,看得太透,反而更加畏惧,但她错过了反击加害者的机会,却努力走出自证阴影,选择和赵寻一起对抗“不完美的审判”。

只有“不完美受害者”的声音被重视,只有不完美受害者的回击,才能真正回击不完美的审判,把舆论对不完美的执着,转向真正应该被重视的加害者的加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哈尔滨亚冬会·观察】与预期有... 哈尔滨亚冬会首个决赛日,中国代表团首金并没有如愿出在大热的短道速滑赛场,当雪上项目和滑冰项目相继传来...
原创 晋... 北京时间2月8日,WTT新加坡大满贯女单半决赛,蒯曼迎战队友陈幸同。蒯曼在新加坡迎来大爆发,淘汰王曼...
释新闻|特朗普为何制裁国际刑事... 美国总统特朗普 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6日签署一项行政令,宣布...
世体:德容优先考虑留在巴萨,如... 直播吧2月8日讯 据《世体》报道,德容现在优先考虑继续留在巴萨,因为主帅弗里克让他感到自己会有光明的...
探访节后黄金市场 金价为何屡创...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呈现上涨趋势。最近几天,国际金价屡创新高,金饰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现在黄金市场...
假如 世界赠予我 岁月里的花 假如、世界赠予我、岁月里的花,每一个词组单独出现,都足以引起我们对生活的无尽遐思。当以此为题的歌曲接...
原创 汉... 公元前90年,匈奴大单于带领各部首领在龙城祭拜先祖。 “浩浩苍天,佑我匈奴;巍巍高山,陷敌百万;与我...
自愿捐款为何出现“明码标价”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广东一网友发文称,江门市蓬江区有教育系统职工被要求捐款,并吐槽“捐不到...
原创 王... 王者荣耀里不能带闪现的3位射手,如果带了,不是大神就是菜鸟,在《王者荣耀》中,闪现作为一项核心技能,...
原创 曾... 川北门户广元,曾经是一座辉煌灿烂的城市,却如今变成了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地级市。回首往昔,我们可以感受到...
原创 曾... 钓鱼岛的争议 钓鱼岛问题在过去十多年里出现了各种变化,我国从最初的无力看管,逐渐转变为主权宣示,再到...
亚冬会开幕式为何如此精彩?答案... 昨晚(7日),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盛大启幕,相信不少观众都对亚冬会开幕式印象深刻。在亚冬会开幕...
原创 试... 在二战末期使用了核武器后,核武器成为了使用核能的第一步,但除了核武器爆炸这个标志性事件外,在苏联建立...
原创 特...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特朗普执政时期对俄罗斯的态度,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成...
卡佩罗:如果佛罗伦萨保持出色状... 直播吧2月8日讯 在第14轮意甲补赛,佛罗伦萨主场3-0战胜国米。卡佩罗认为佛罗伦萨可能威胁尤文和米...
原创 张... 【编者按】本文为全网首发,作者为张志敏。 乱世常会伴随群星璀璨现象,从春秋战国到三国演义再到清末民初...
如果一场大雪不能告诉你,你终有... 夜里我像一条熄了灯的船 躺着,与现实保持 适当的距离,船上的人 在陆地上的公园里蜂拥。 ——《坡顶》...
古今中外,为何博弈?| 国家竞... 文 | 许长忠 王进 2025年春节,中国很兴奋,世界很热闹。 中国杭州突然冒出了一个Dee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