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机票花了1549元,行程单票面价却为1520元,这是怎么回事?
近日,北京的陈女士在某旅游平台预订了一张从成都到北京的机票,打印完行程单,陈女士却发现行程单票面价格缩水了。
实付金额超过行程单
这笔差价去哪了?
“旅游平台最初以距离航班起飞已超过28天为由拒绝打印行程单,说是航空公司的规定。于是,我就打航空公司客服电话问了,他们说我的机票可以打印,但由于不是官方渠道预订的,只能去找旅游平台打印。”陈女士说,经过多次沟通,旅游平台才同意打印行程单。
陈女士介绍,买机票的时候,她实付了1549元,但行程单票面价格却显示1520元。而陈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也不是近期才出现的情况。
另据媒体此前报道,2019年,从西藏旅游完回杭州的林女士,在某平台订了张机票,实际支付金额3424元,行程单只有3190元。林女士质疑,除了36元是其他服务外,她的这张机票支付价格比行程单价格多出了198元。
机票实付价与行程单价格不一致。图源:浙江日报
在社交和投诉等平台上,还有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曾遇到行程单票面价格缩水的情况,有的价差为50元,有的价差为150元,有的价差甚至高达639元。
为何价格不一致?
平台回应各不相同
那么,机票的实付价格为何与行程单票面价格不一致呢?旅游平台客服人员对北京陈女士表示,因为机票价格是浮动的,她支付的时候和出票的时候价格不一样,才有了29元的价差。对此,陈女士表示:“既然如此,这29元就应该退给我。”最终,旅游平台将这29元退给了陈女士。
而对于杭州林女士的情况,相关平台曾发表声明称,该机票代理商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已全网下架该代理商的机票,并对消费者进行机票支付价格的退一赔三。
此前也有多家旅游平台曾因类似问题被消费者投诉。有的平台回应称,由于机票代理商的出票渠道不同,可能会导致行程单票面价格与支付价格不符。有的平台则表示,是因为航空公司给了代理商优惠券,所以代理商在出票的时候打出来的行程单上的票面价格会变少。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代理商会“低进高卖”,行程单上显示的价格是代理商与航空公司之间结算的价格,多出来的钱就被代理商赚了。
消费者不打印行程单
被收差额也不知情
除非有报销需求,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索要发票或行程单,这样一来,即使真的被多收了差价,消费者也不会发现这个问题。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电子客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和销售代理企业应使用合法的电子客票行程单,行程单上客票价格必须与实收金额相符。违反此条的,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和销售代理企业应向旅客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如果出现行程单票面价格缩水的情况,可以找当时订票的旅游平台补差价;也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透视社综合工人日报、浙江日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报道)
编辑: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