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一种看似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为古代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之前,权力世袭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渴望进入政府机构的梦想犹如天方夜谭。然而,科举制度的出现像是打破了这个陈旧的规则,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才学,就有可能走上仕途,成为一名官员。
但是,这个看起来美好的制度真的有我们
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吗?范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制度中的深深的矛盾和困境。范进,一个有才学的人,但由于科举考试的残酷竞争和巨大压力,最终走向了疯狂。
科举制度的竞争激烈,无异于一场淘汰赛。所有的学子,只能通过这一条道路,才能走上仕途。这就相当于全国的读书人都在争抢有限的职位,使得科举制度的竞争变得无比激烈。
但如果只是竞争激烈,还不至于让范进等人如此痛苦。真正令人心疼的,是无论年岁如何,无论曾经失败多少次,只要心中有望,就可以反复参加科举考试。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皓首穷经",他们年老力弱,却依旧埋头苦读,希望能一举成名。这种将功名视为人生信仰的现象,让人既感到哀愁,又充满了悲哀。
再者,这些读书人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深知,取得功名的机会非常微小,因为名额有限;但如果放弃读书,选择其他道路,他们又将面临周围人的嘲笑和轻视。所以他们犹如陷入了无底的深渊,既想逃离,又无路可走。
如此看来,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世袭制度,给普通百姓提供了机会,但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痛苦。希望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继续探索更公平、更有效的选拔制度。
在那个时代,社会对于读书人的看法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特别是对于那些年岁已高的读书人。
人们心里对他们的评价摇摆不定,一方面,看到他们韶华老去却仍然没有功名在身,内心里会产生怜悯甚至是轻视。但另一面,如果他们突然间通过考试,一跃成为朝中重臣,那么之前的所有偏见都将化为乌有,他们会被视为是成功的典范,因此,在交往过程中,人们总会对他们抱有一份敬畏。
这样的环境使得那些年老的读书人陷入了一个奇特的困境。由于他们从小就埋头于书卷,他们错过了学习其他生存技能的机会,即便现在放下书本,去尝试其他的生活路径,他们也难以找到立足之地。
但如果继续深造,却要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毕竟考试的结果往往是残酷的,如果放弃读书,他们又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他们的失败,会被人们当做笑柄,甚至视为无能的表现。
范进的境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得了秀才,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个成绩还不够让他站稳脚跟。尽管他的秀才身份比很多人更有成就感,但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这一步的前进,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提升,也意味着生活的彻底改变。
范进的困境不仅在于此,他还承受着家庭的压力。他一生都在追求功名,而忽视了家庭的生活。他的妻子身处封建社会,工作机会稀少,只能依靠自己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然而,这些都远远不足以支持一个家庭的开销,她只能向自己的娘家寻求帮助。这无疑给范进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和压力。
胡屠夫曾对女婿范进中举抱有过深厚的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满心的希冀渐渐地被失望所取代。他的言谈举止中,难掩对女婿的失望和不满,对范进的自尊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周围的乡亲们也都带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看待范进。
然而,这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对于范进来说,却如同走针毡,困难重重。家境贫寒,使得他无法如同其他有钱人那样打点考官;身世平平,又使得他无法依靠权力的翅膀飞升。范进的处境,其实是大多数读书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没有出众的天赋,没有丰厚的财力,也没有强大的背景,只能依赖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希望在科举的漩涡中,打出一条生路。
范进困境重重的生活环境,让他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读书的初心。读书人应当以立志为国家、为民众做出贡献为目标,但生活的困境和科举的压力,让他们忘记了这个初衷,只能够为了生存而奋斗。
科举制度,是一条看似通往成功的道路。在那条道路的尽头,有荣华富贵,有万人仰望,有世俗的尊重。但现实却是,科举路漫漫,困难重重。而那些像范进一样,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如果突然被推上了高峰,他们需要承受的压力和改变,如同从冰窟窑火,瞬间变幻,让人猝不及防。
读书人的境遇,普遍都是困难重重。然而,对于范进来说,举人的身份,给了他无尽的希望和憧憬。这一切,都是因为科举制度赋予了举人特殊的地位和待遇。
科举制度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从童生,秀才,直至举人,每一步都是千难万阻,需要付出无比的努力。而且考试的频率只有每三年一次,这使得录取率非常低,考试的竞争压力更是巨大。
有人比喻说,秀才的录取率就像是现今的985工程大学的录取率,而举人,则相当于进入清华或者北大。但这种比喻可能过于夸张,因为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教育普及程度。
当一名童生成为举人,他将得到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他有资格做官了。科举制度中,最艰难的就是没有出路。童生如果没有晋升,那么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的利益,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成为一名私塾教师,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艰难的。
而对于秀才来说,虽然他们没有做官的资格,但他们可以免税。也就是说,即使范进一生都没有晋升为举人,他也可以免税,这是普通百姓所不能享受的待遇。然而,对于读书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养活家人,还需要有稳定的收入,这就需要他们成为举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资格做官,有稳定的收入。
范进中举后发狂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花费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的追求这个目标。他的执念深重,当他听到自己成功的消息时,他的心情激动到无法自抑,从而导致了发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