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近年来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以及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平台。据媒体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总量已有 450 多家。那么,这个同时承担教学育人和文化传播双重使命的产物,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又面临着哪些难题和挑战?
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西方国家的大学开始重视将校园文化与教育相结合,开展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在这一时期重视这方面的建设与投入,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相继建立自己的博物馆。
1993 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也被看作是全国高校中第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数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陈列
进入新世纪后,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博物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多学校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并且,博物馆的类型也日益丰富,除传统的历史门类外,还涵盖文化、地理、科技等。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开展与博物馆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使之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更多高校建立起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育人问题愈发受到有关教育部门重视。2012 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该联盟主要依托各成员单位的特色资源,承办各种学术研讨会、论坛、培训班,以及藏品交流、展览等活动,旨在发挥高校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加强其在社会教育中的影响力。截至今年 5 月,已有 140 余所高校参与其中。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高校博物馆活动也在有声有色的进行。数据显示,2020 年高校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 1000 余个、社教活动 2400 余场、累计接待观众 860 余万人次。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总量至少有 450 余所,有超过 60% 的部属高校拥有自己的博物馆。其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等博物馆甚至已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
整体来看,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一些高校已将博物馆建设列为自身发展的重点任务,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改善和扩建,甚至打造集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校逐渐将目光瞄向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以求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有别于普通的社会公共博物馆,受限于规模、资金、知名度等因素影响,高校的博物馆受众面更为窄小。但得益于藏品的丰富性和稀缺性,以及学科专业性,很多博物馆的收藏、展览和教育活动都与本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
时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表示,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是高校文化育人、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优质平台,办好高校博物馆、提升高校博物馆科学化管理水平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具体而言,高校博物馆的功能意义可以拆分成“内涵和外延”两大部分。内涵角度看,其是一个实物和实证的教学资源库,具有丰富和多样的藏品,可以作为高校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师生提供新鲜的一手研究资料。
此外,博物馆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并且,在很多领域中,博物馆藏品是开展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例如,在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域中,直接依赖于博物馆藏品进行科研活动。
外延角度看,一座博物馆的建设,就像一所高校的“名片”,能够直观展现高校的历史沿革、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情况,提升高校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是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展示内容的潜在能力,是公众接触学术前沿的媒介之一,可以增进大众对学术知识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强烈社会服务属性。并且,通过收藏、展览、研究和传播各类文化遗产,其对于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建设博物馆与高校自身乃至社会的前进相得益彰。一方面,高校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和高层次人才资源助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鼓励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使受教育者对概念、主题、过程与科学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可以激发学习者新的概念和思想的建构,进而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已经取得不错的进展,逐渐成为丰富和拓展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但是,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教学研究融合不够等,关于藏品展览、收录及维护等相关运营工作也需要调整和改进。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原副馆长倪婉认为,与社会博物馆的发展相比,高校博物馆发展仍是滞后的。她表示,高校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学校政策层面的支持和资金的支持,且需要组建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但现实中,高校博物馆不属于一线教学单位,不少高校偏重于学科建设和图书馆的建设,而忽视了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
诚如倪婉所言,近些年,国内新建的高校博物馆普遍体量偏小,存在机构人员不足、经费短缺情况。进而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只能维系平时展区开放的任务,社会教育、志愿者讲解员培训、策展以及网站的运营维护等业务无法开展。并且,出于经费、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考量,高校博物馆真正做到面向公众开放且开放程度较高的并不多。
一般而言,高校博物馆完全面向社会,需要增加许多安防、消防、中控等方面投入。但作为教辅单位,高校博物馆几乎很难达到公立博物馆三部一室(藏品部、策展部、社教部、办公室)的组织架构。即便规模较大、社会化运营程度较高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固定员工也不过几十人,很多工作需要购买引进第三方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山东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肖贵田表示,“高校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后,承担了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责,需要有更多的公益资金来进行补充;校地合作办馆是一种有效的运营模式,日常运行经费和人员编制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分担一部分,博物馆仍由学校自主管理,再加上高校自身资源优势,如专业水准高、学生志愿者多,如此可以形成良性的发展。”
同时,需要文物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明确提升高校博物馆的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一环节上,2011 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以及 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中,都有相关的顶层设计。
回到高校自身上,其也要通过自身创立举办活动、展览、讲座、品牌,不断提升影响力,加快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输出。此外,一些高校正在研究的数字化博物馆,也是一条不错的探索路线。当下大学生已经是伴随网络环境成长起来的一代。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和观察视角。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新技术,是推动、提升博物馆建设水平的有力支撑。
高校博物馆无论是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还是成为博物馆践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补充,未来都需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也期待见证更多博物馆在高校中拔地而起。
上一篇:合川助听器——如何预防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