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必大家都读过,梁山108位好汉劫富济贫,保境安民,打击贪官污吏,使得当地百姓额手相庆。然而数百年来却争议不断,其中宋江堪称是梁山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了,有的人认为宋江为了一己私欲,不顾梁山好汉的死活,害死了许多好汉。也有人说宋江忍辱负重,为了给兄弟们谋一个好的出路殚精竭虑,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资料揭露,宋江本来是一名押司,最终被迫来到了梁山,并且还当上了梁山首领。坦白来说,当时的梁山可是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带领众好汉们大干一场事业,然而最终却选择归顺投降,并且还惨遭高俅毒害。可以这样说,宋江不仅葬送了梁山事业,也使得自己不得善终。大家都知道,宋江在来到梁山之前,此时的梁山不过是一支打家劫舍的土匪队伍,并无多少使命感和责任。
然而等到宋江来到梁山之后,特别是在晁盖死后,他担任梁山首领之后,凭借威望和忠肝义胆,使得梁山内部空前的团结。而且依靠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吸引了大批英雄豪杰来到梁山,使得梁山的实力得到空前提高。无论是在组织能力,还是在号召能力方面,宋江的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宋江率军多次打败官军,却为何还要向朝廷投降呢?可惜的是,宋江却缺乏一种格局和战略观念。大家都知道,在他的心目中,梁山无论发展的有多好,他却仍认为梁山只不过是一个土匪聚集的场所,为了赢得招安的资本。他多次率军主动出征,并且打败了周边的反对势力和官军,而且最终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宋江利用自己的义气团结了梁山好汉。但同时又因为自己对朝廷君主的愚忠,使得梁山好汉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当年他刚来到梁山的时候,就开始换掉牌匾,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其实就可以看出他的志向。
而宋江心目中的忠义,却是一种封建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宋江将这种忠义的思想表现的十分明显。后来死期来临的时候,宋江还这样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为人处世,特别讲究忠义两字,宁可朝廷辜负我,我的忠心绝不辜负朝廷。”然后便喝下毒酒自杀,也正是因为宋江的这种封建观念,导致他最终投靠北宋朝廷。无独有偶,当年公孙胜打算劫取生辰纲的时候,就曾打算联合宋江一起做这件事。然而宋江却十分生气地说道,“我乃是朝廷小吏,如果做这件事,可是犯了滔天罪行,是要灭九族的。”很显然,宋江一直在竭尽全力地维护所谓的忠义,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肯定是要忠义的,否认的话,必定会遭到其他人的唾弃。然而宋江却过于坚持自己的忠义,全然不顾梁山好汉们的生死存亡,自然也会不得善终。
笔者认为,宋江毕竟只是一个刀笔小吏,虽然有着较高的江湖威望,但个人格局和政治理想比较浅薄,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梁山可是实力强大。完全可以联合江南的方腊起义军,一起推翻腐朽的北宋统治,当时宋徽宗可是一个穷奢极欲的无能之君。这样才能够带给天下和平和繁荣,跟着自己的好汉们也才能落得善终,然而他却主动投靠朝廷,只是为了摆脱所谓的草寇名声。却害死了大批梁山好汉,看似忠义,其实比较自私,让后世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