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7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发布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虽然5、6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但环比保持增长。交通部门监测的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在增长,实际货物进出仍比较活跃。因此,对下半年外贸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
对于5、6月份进出口增速下滑,李兴乾表示,这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贸易领域的直接反映。具体分析,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整体外需持续疲弱。主要发达国家仍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高通胀,部分新兴市场汇率大幅波动、外汇储备不足,这些都显著抑制了进口需求。
二是电子信息行业在周期性下行。消费电子类产品是我国优势出口产品,但这个领域存在一个“奥林匹克周期”。目前,这个四年左右的周期还处于低谷。受此影响,占出口比重超三成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手机等产品的出口增速两位数下降。
三是去年同期进出口基数明显抬升。去年5-6月,月均进出口额3.57万亿元人民币。相比前4个月的月均3.14万亿元,高出4300亿元。
四是进出口价格下降。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走弱,5月份我国进口价格下降4.5%,6月份进一步下降8.5%,出口价格同比从5月份开始也由正转负。
李兴乾介绍,上半年实现贸易规模总体稳定,贸易额保持增长。1-6月,我国货物进出口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与疫情前的同期也就是2019年上半年比较,增长36.7%,继续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一季度,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6%,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4%,跟去年一季度相比,增长0.3个百分点。二季度,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仍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在全球市场整体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普遍两位数下降。
“中国出口市场是多元的,产品是丰富的,有效对冲了外需疲弱和部分产品周期性下降影响。当前外贸表现符合预期。”李兴乾说。
下一篇:如何搭建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