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海为第37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同时一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
用行动投出“信任票”的新老朋友,让上海继续成为全球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住友制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兼总经理纐纈义隆对第一财经表示,本次住友制药在华再次投入3000万美元。自2022年6月在上海设立住友制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以来,住友制药于同年10月获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实现了集团在华架构的战略升级。
数据显示,住友制药中国区2021财年总销售额约20亿元,约合2.8亿美元,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6.8%,2022财年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8%,比2021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让中国成为集团除了北美及日本外的全球第三大重要市场。
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财务、业务发展和投资副总裁宋静薇表示,进入中国30多年来,公司已在上海设立了两个生产基地、一个研发中心、一个临床培训中心,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实现了端到端的全价值链体系。持续加码在上海的投资,既因为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也因为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让这里成为全国无可争议的人才高地。
除了扎根中国的老朋友,上海的“总部朋友圈”还迎来了新成员。
总部位于希腊雅典的潘拉多博物馆,是以沉浸式、体验式为主的新场景类博物馆。目前在欧美市场已经拥有近20家体验中心,18日上午,上海潘拉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完成签约,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落户上海的潘拉多博物馆将成为中国市场的首家旗舰店。
上海潘拉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王画画告诉第一财经,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疫情后中国消费者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将更加强烈。根据市场调研,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大概可以有20家类似消费场所的容量,“未来的5年内,希望能够在中国更多的城市开设具有当地文化属性的体验中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高运胜认为,超大市场规模与全产业链的配套能力让上海成为内地吸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也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全球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截至目前,上海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3300亿美元,在沪外资企业数量7万家,贡献了上海市约1/4的GDP、约1/3的税收、1/2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今年1~5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9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78.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1.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其中,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08.03亿美元,增长15.2%,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96.7%。
面对全球价值链加快重构的挑战,上海今年以来持续出招。
为了抓住全球投资新机遇,统筹用好国际国内各种资源,推动高质量外资招商引资,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上海近期制定并颁布了《上海市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明确了全球伙伴计划合作方式和内容,包括熟悉上海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重点,协助推动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投资项目落地;鼓励、支持全球伙伴组织或协助策划开展各类境内外专题招商活动,推动行业峰会、专业论坛等活动在上海召开,邀请境外知名投资机构、优质企业等到上海参观、考察、交流,宣传推介上海投资环境和政策;为上海在产业规划编制、招商方案制定、产业政策出台、重点项目评审等方面工作建言献策。
今年4月,上海出台《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和《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两大稳外贸、引外资文件。其中在提升引进外资能级方面,明确提出支持更多高能级首店、新品落户上海,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
(实习生池淑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