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阅读一本书?
罗sir职话
2023-07-24 18:40:31
0

原标题:如何深度阅读一本书?

我记得以前看到过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我已经忘了,但书里的内容,我到今天都没有忘,也正是凭借这个读书方法,虽然我看过的书不至于一字不忘,但基本上可以做到核心观点铭记在心。

如何深度阅读一本书呢?

其实深度阅读的本意,就是要把这本书吃透,揣摩作者的想法,书中的一些暗示、罗列的要点,你基本上都能够懂,读完之后你会有一种意犹未尽,或者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基本上就算完成了深度阅读。

罗翔说,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人类的伟大先贤进行对话。这句话我是非常同意的,书读到兴奋之处,你会忍不住站在作者的视角,思考作者接下来会怎么写,会怎么做,如果和作者想到一块去了,你读到此时,当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首先,一般来说,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看的是书的封面,也就是书名、副标题、作者或是一些其他名人的推荐,各大图书榜单的推荐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翻开一本书,先看什么?看目录、看前言、看序言、看推荐序,一般来说一本书的首页还会有作者本人的简介。

以上这些信息,都可以决定我们是否阅读这本书,是否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这是决定你接下来读书的关键。

对于新手读者来说,看到这些信息,你大概就能够判断这本书是不是你感兴趣的书籍,看目录也能够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大概。

新手读书,我个人认为还是以兴趣为主,喜欢历史就读历史书籍,喜欢文学就读文学书籍,以兴趣为主,支撑你把书读下去,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你可能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中途就放弃了。

这就好比,如果一个新手读者,一来就要读康德的书籍、读《理想国》、读尼采,我想没有几个读者能够坚持的下去,因为这些书籍大概率你可能看不懂,也很难看得下去,因此新手读者以兴趣为主导,见建立一个小圈子书目,这非常重要。

而对经常读书的人来说,也非常有必须看书的目录、序言等等,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该书的内容是怎样的,书中的内容自己是否看过,如果书中的核心观点你已经看过,那么大致也就没有读下去的必要了。

一本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核心观点其实就那么几个,不会太多,就像《叙事经济学》这本大部头著作的核心观点就一个:公共叙事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效应。

而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写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从书名也能够看得出来,核心观点就一个,这类书籍不是说知道核心观点就不用看了,而是如果此前你看到过类似的观点输出,那么你就只需要跳到没有看过的知识点,忽略已经知道的部分,这样可以极大提升读书的效率。

新手读书其实很简单,找感兴趣书籍来读,遇到不会的,可以直接查找注释,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不要把出版类书籍当作玄幻小说去看,只过眼是不行的,一定要过脑,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这么写是否符合逻辑,论证是否正确等等。

作者在书里表达的观点不一定正确,经得起反复思考和推敲的书籍,那才是好书。

除此之外,读书我们还需要建构一个联动。

就比如我在读《思考快与慢》的时候,这本书虽然讲的是行为心理学,但同样可以用到经济学上,所以那本《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行为心理学《思考快与慢》这个观点下的产物。

这就是书籍带给你的联动。

人类所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基本上都会内在的联动,没有万有引力,就不会有现代物理,同样的道理,如果读完一本书,让你对作者产生了兴趣,或者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进而去阅读其他的书籍,那么这种联动产生的愉悦感,就可以让你很轻松地找到读书的乐趣,心流体验所在。

例如,前段时间看了十三邀,其中许知远采访历史学家王笛,这就让我对他的《茶馆》和《袍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还阅读了他的《显微镜下的成都》,过去我读的都是宏观历史,都是年鉴学派的历史大部头,写的都是大事大人物。

但我发现,原来微观历史,才是真实的个体,毕竟历史组成的部分,大人物和大事件是偶然,平民历史,才是常态。

以微见著,从微观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也慢慢发现,历朝历代的兴衰,不仅仅反映在大事件上,更反映在微观历史上,早有迹象和苗头。

深度阅读一本书,最重要的其实是好奇心和反复的引用书中的观点。

学生时代背了那么多课文和诗词、记住了那么多知识点,现在你还记得多少?

用进废退,这是常态,如果你看了一本书,不分享给朋友听,不写下来的话,长此以往,哪怕是再深度的阅读,你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读书要快,但也要慢,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尤其是在接触到新的观点和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把每一个知识点弄懂。

而检验你深度阅读一本书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遇到朋友,如果你能够把你读的书所表达的核心观点和内容,向对方阐述清楚了,他也听明白了,甚至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你的深度阅读,其实就已经达标了。

当然,读书的环境也很重要,只有心无旁骛,你才能够把书中的内容读的进去,否则一会看手机,一会看书,你当然不知道书里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深度阅读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旺盛的好奇心,持续地学会阅读和思考,最好是贴一个标签在特定的地方,以此来提醒你每天的“读书时间”。

长此以往,深度阅读自然轻而易举。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日系车的江湖实在复杂,原本汽车行业即将诞生新的世界第三大车企,谁知道在紧要关头,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竟...
超越《长津湖》!仅仅用时不到9... 金融界2月6日消息《哪吒2》超越《长津湖》,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易主,《哪吒2》创造历史! 据猫眼平台数...
美国彭博社为何感叹“DeepS... 正所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DeepSeek 的快速崛起引发了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 美国、英国、...
原创 2... 在不久前结束的一场乒乓球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女单1/8决赛中,20岁国乒小将蒯曼发挥神勇,3-0击败...
原创 苏...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凭借闪电战,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同时由于苏联国内的大清洗,极大降低了苏军的战斗...
和普通感冒不一样!为何流感可能...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懿辞 初审:林潼 复审:梁爽 终审:臧立
100吋VS98吋为何首选10... 你家的客厅大屏电视,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革命。 每当我们走进家电商场,看到100吋和98吋电视时都会疑...
为何肠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一个... 29岁的小张,一位典型的都市白领,日复一日地淹没在代码的海洋里,作为公司的一名码农,996的工作节奏...
原创 揭... 揭秘巴特勒为何加盟勇士?原因居然和杜兰特有关,比尔很郁闷 文/姜诗华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发生,北...
原创 如...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子孙” 也成为了华夏儿女共同的身份...
长三角观察|苏浙皖“新春第一会... 人勤春早,实干争先。2月5日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综合实力最强区域之一的长三...
韩国姓金和李的人为何特别多?朴... 根据2024年的数据,韩国前三大姓是金(21.5%)、李(14.7%)、朴(8.4%),合计占比44...
原创 俄...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陆军的坦克发展,例如88系列主战坦克、15系列轻型坦克...
原创 搞... 1、今天,我去公厕,发现小便池里有一张十块钱,不忍心钱就这么飘走了,于是我拎着一个角去街角买油条了。...
原创 为... 新加坡大满贯正在进行当中,国乒球员林诗栋,是国乒目前小将当中的佼佼者,在32强的比赛当中,林诗栋战胜...
原创 寺... 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其中“寺”与“庙”两者虽表面相似,但实质上存在着深刻的区别。 这两个...
原创 “... 好家伙,印度那 “维克兰特” 号航母,简直就是一场大型 “翻车现场”。本想着靠它在海上威风八面,结果...
原创 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中美之间的战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