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电,全世界可能都会回归原始社会。那你知道这个电是怎么来的么?很多人对“电”有一个误区,觉得“电”是被人类“发明”出来的,其实不然,准确地来说,“电”是被人们给“发现”的。其实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着电,比如天上的闪电,或者生活中物体上产生的静电。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泰勒斯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能力 ,于是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只不过在最早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发现和利用。
后来在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试验下,才终于创造出来很多专业名称,并解释了电的产生过程。这才真正的发现了电,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当中,他通过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还通过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了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这一伟大发明也被人们一直延用至今。虽然富兰克林发现了电,但是当时的电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光明,那个时候的夜晚依然是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直到1880年,爱迪生制造出了能持续亮1200小时的碳化竹丝灯,而这种灯泡价格低廉,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购买这样灯泡毫无压力。所以这种碳化竹丝等也被大量的投入生产,从这时期,世界才开始慢慢点亮了黑夜。爱迪生也并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为了能让灯泡拥有更长的寿命,他经过多次实验,将灯丝改为钨丝,这让灯泡的寿命上升到了2000小时以上。
爱迪生
整个世界也变得更加明亮,爱迪生的事迹一直被人们歌颂流传,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物理学家和企业家,也一直被人们赞扬。但也有很多人说,爱迪生是一个骗子,甚至他发明首款灯泡的专利还是买来的。原来,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早在1874年的时候,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就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冲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由于他们生活窘迫,没有足够的财力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将这项专利卖给了爱迪生。所以爱迪生之后所有的电灯发明,也都是基于这两名电气技师的专利的。除了电灯之外,爱迪生还发明了直流电。随后,电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直流电的特性,导致一些距离较远的电灯,得不到足够的电力支持而无法发光 。后来尼古拉.特斯拉的出现将直流电改良为交流电 ,当时的特斯拉展示了交流电能同时点亮9万盏灯泡的供电能力,这让在场的人们无比震惊。因为当时的直流电根本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这让交流电立即变成了供电的主流。这一技术的出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有不少的财团势力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他们企图威胁特斯拉放弃此项专利,来意图独占牟利。而在这些财团势力的影响下,特斯拉同意撕毁并放弃交流电专利,其条件是交流电的专利将永久公开。
尼古拉.特斯拉
从此,交流电再没有专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项技术,这让财团势力的阴谋化为泡影。特斯拉的这一伟大的壮举,也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可以说要是没有他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类现在科技的发展。电的发现和广泛的应用加快了世界发展的脚步,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电,国家的发展也一样和电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从民生还是国家来说,电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能拥有更多的电能,世界各国也都在寻求新的发电方式,目前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其中风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它的原理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从而达到发电的作用。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10亿KW(千瓦),其中,陆地上的风能储量约占25%,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风能作为无公害的能源之一,也备受世界各国青睐,我国也一直在不断的扩大规模,风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等,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电能紧缺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在2019年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25.74GW(吉瓦),其中陆上新增装机容量为23.76GW,海上新增装机容量1.98GW,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209.94GW,风电装机量占全球累计量的32.24%。并从2008年以来,中国风力装机量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同时,我国新能源战略,也一直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设备设为重点,风电装机规模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中。可是就在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时候,很多西方国家却开始将风能带来的电称为“垃圾电”,并提出风力发电危害大的问题,而且很多地方开始大面积的拆除风机。这究竟是为何?原来想要安装这种大型的风力发电机,就要制作风车的叶片,而这种叶片的原材料是一种玻璃钢,这种玻璃钢制成的风车叶片报废后不具备降解,不能自然分解,同时玻璃钢不能被综合利用,焚烧时还会产生有害的烟雾,由于玻璃钢制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因此玻璃钢废料的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对于环境来说也是有污染的,这也是很多西方国家对于风力发电态度转变的原因之一。
但是对于这一理由,我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如果风力发电带来的新能源的好处,能够大于玻璃钢材料带来的污染的话,这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也不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果因为其材料而放弃风力发电的话,那整个世界上可能要舍弃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而除了这一原因之外,这一新能源技术也遭到了西方国家人民的众多投诉,原因是有人说风力发电机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尤其是在当地农村,只要风机开始工作,农民们隔着很远,也能清楚地听到风机传出的声音。因为在很多其它国家,风力发电机都被安装在了离人类居住较近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节省电力从发电机,输送到人们居住地的成本,如果将风力发电机建设得太偏远,政府就需要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建设电力输送系统。所以为了减少这一开支,风力发电机通常被他们安排在了离人们较近的地方,这也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噪音污染也让当地的人民备受煎熬。这一点上来说,也确实是当地风力发电所存在问题。
而我国的的大部分风力发电机,都是建设在山上或者远离城镇的地方,这一问题在国家投入建设时,就已经为我们中国人民考虑到了。所以风力发电所产生的噪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造成什么影响,这里不得不给我们中国政府点一个大大的赞!那除了对人类有影响之外,还有人提出,风力发电对于鸟类也有着严重的干扰。风电场上风机运转发电时,叶轮的转动会产生噪音,会对鸟类低飞起到驱赶和惊扰的效应,甚至会影响鸟类的迁徙。其实经过研究发现,虽然风电场正处于候鸟迁徙的通道上,但是在迁徙途中,一般鸟类的飞翔高度在40米以下,而风机叶轮扫掠的高度在150米以下,因此一般情况下,风力发电对于鸟类的迁徙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同时,鸟类和人是一样的,行进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也会选择避让,所以也并不会造成严重的撞击。所以对于国家发展来说,风力发电的好处还是要大于所带来的担忧的。其实我国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在风力发电的起步上还是比较晚的,但是随着我国对于新能源的重视,我国发风力发电也迎来了十几年的井喷式发展。中国不管是从风电厂的建设规模,还是风力发电每年制造的电量来看,都处于世界的领先位置,这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那你觉得未来的风力发电是否会取代火力发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