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去银行办理各种各样的业务,好像都变得繁琐麻烦了。去银行存款要问钱的来源,去银行取款又要问你钱的用途,不仅如此,银行的非柜面交易还限额,有些人甚至非柜面交易限制在1000元以下。
要想去银行开户办卡就更难了,不仅要填写详细的资料,有些还要求提供工作证明,资产证明,甚至还要写一下保证书。
但是有个疑问,银行明明有我们储户的那么多信息,为何我们的存款到期了却不会提现?为何存款人去世了,想要把钱取出来还那么难?
其实不单单是这,两年任何时候去银行开户办卡都需要填写相关的资料,信息上面不仅会详细地写出家庭住址,以及联系人的电话,甚至还要求留存家庭其他联系人的电话。
而这两年随着断卡行动的展开,银行对存取款开户等业务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
根据监管部门以及上级银行的要求去银行办理存款时,银行的工作人员需要询问客户存款资金的来源。
如果想要取款,取款超过5万元的话,还需要提前给银行预约。对于一些小金额的取款,有些银行也会询问取款的用途。
虽然银行不会要我们如实填写取款的用途和存款资金的来源,这一个环节是银行监管部门以及上级银行的要求。
而且我们所有人的资金流动和来源等情况,其实都在银行的监管系统的监控之下,现在的移动支付以及银行卡支付等等都接入了相关的监管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很可能会被监管部门冻结账户。
断卡行动的开展,导致银行有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实际上断卡行动的开展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儿童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有效地遏制了洗钱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犯罪活动的件数也有了明显的减少。
断卡行动的开展确实给我们储户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繁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他也在保障着我们存款资金的安全。
一次又一次地填写相关的资料,一次又一次的留存个人的信息。对于银行来说,我们每一个储户的个人信息都是透明的,银行要求客户开户时提供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等,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情况,家庭住址,收入资产,银行都是熟知的。
正是因为这个情况,我们在银行里留存了那么多的信息,不仅是自己的联系方式,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也会留存。
对于银行来说,银行知道我们的联系方式,也能够很轻易的找到我们。那我们的存款或者是在银行购买的相关理财产品到期后,那么银行也能够提醒到我们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为何我们却等不到银行的提醒?
其实我们在银行办理定期存款时,银行工作人员一般都会推荐自动转存,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自己没有勾选自动转存,工作人员也会帮我们勾选。
自动转存对于储户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如果依赖于自动转存,那么储户相对来说也会损失一定的利息收益。
银行给的自动转存实际转存时的利率和银行柜台的利率不同,要比银行柜台利率低一点。
在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去银行办理了一次存款,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后银行帮忙办理了自动转存,给出的年化利率为2.0%,而当时银行柜台定期一年存款利率为本2.1%。
虽然存款的钱不是很多,但是如果会计算的话,我们就能发现,仅仅一年的时间1万元就要少1万×0.1%=10元。把如果存的金额高达100万元呢,仅仅一个自动转存利息就要损失上千元。
而我存款的这些银行给的自动转存利率相对来说还是高的,有一些银行自动转存的利率,甚至直接给到央行的基准利率,按照当下定期一年存款基准利率1%点65来计算的话,储户可能损失的利率高达0.5%,1万元一年可能损失的利息就高达50元。
可能有些人会说,一年少10元利息这算不得什么,但是你知道吗?1万元存银行,一整年的利息也不过210元,10元在里面的占比并不少。
因此有人会发出疑问,明明银行知道我们的定期存款什么时候到期,那么他在到期的时候提醒一下储户不就行了吗?
然而对于银行来说,他们根本就不会这么做的,其实从这两个方面考虑,银行这样做确实有它的道理!
首先对于银行来说,储户的这笔定期存款到期储户之后,会不会需要将其转为定期或者说储户就是想定期存款到期后直接放在活期账户里面。
其次,对于银行来说,每天要面临的客户非常多,即使有客户的联系方式,如果将存款到期这种事都逐一通知到客户,相对来说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如果招聘员工专门做这样的事的话,银行就压缩了自己的利润,增大了开支。
最后,银行知道定期存款到期却故意不通知储户。第一如果该储户是定期存款到期后,直接转回来的这些钱放在活期账户内,银行只需要支付活期利率,就能够使用该笔资金,对于银行来说这是十分划算的。
第二,如果该储户是定期存款到期后自动再次转为定期,那么对于银行来讲,如果该出户不提前取款的话,那么该笔自动转存的定期存款实际要给出的利息比银行柜台办理低级存款的要低,银行的利润更大。
第三,如果该储户的定期存款自动转为定期后,而该储户在到期过了一段时间才来银行办理业务,那么对于储户来说是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银行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给其计息。银行就可以白白的使用这一段时间该笔资金,银行这样做也是划算的。
其实国家也关注到这方面的问题发布了相关的通知,要求银行简化对已故存款人的提取。但是各个地方各个银行执行的情况却不一致,有些银行对于去世亲人的存款提取,还是需要去公证处办理公证书,有了相关的公证书或裁判文书,才能办理取款。
而要想拿到相关的公证书,对于普通储户的家属来说是很难的,要证明复杂的亲属关系,并且对于债市的还要求全部到场不再是的,还要开具死亡证明,实在不能到场的,还要出具放弃遗产声明。要想使这些条件都满足才能拿到公证书,可想而知困难重重,仅去世人开具死亡证明就是难上加难。
而当下,虽然各地的监管部门都要求银行简化关于去世人存款的提取问题,但也有相应的要求,要求出具结婚证,户口本等相关资料,并且要求已故人银行存款不超过1万元。
银行之所以有些时候还是会卡,主要考虑有这么两个地方第一如果这笔遗产涉及遗产纠纷,银行随意的将这笔钱给到其中一人,那么最终很可能会被牵连,银行可能会遭受相关的处罚。
为了躲避相关的责任,银行就会要求取款人出具相应的公证书或者是裁判文书,这样银行就能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还有就是,网络上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银行故意这样,那么银行就可以白白的使用这笔钱。
事实上,这笔钱在银行,银行也仅仅是有使用的权利,如果遗产继承人拿齐了相关的资料,银行还是要支付该笔存款本金和利息。
哪怕是该笔遗产的继承人没有去银行领取这笔钱,银行也没有权利私自占有。等到银行破产倒闭后,这笔钱也会直接冲归国库。
当然像现在银行掌握了我们存款人的所有相关信息,如果银行能简化相关的流程,那么对于储户或者是储户的亲属来说,办理相关的事务将会简单很多。
文:阿梧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