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体系从宋以后就基本定型了,明清科考要考六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前三场叫小三关,后三场叫大三关。通常而言,你县试和府试能过的话,基本上文化素养就够了,后面不过是再精深而已,也就是说,实际上后面几场考的并不是文化,而是考的理念,考官们通过这么多场考试,已经把理念不同的人都刷下去了,只有那些愿意为了士绅利益去奋斗的人才会让你有机会中举,到京城参加会试。
龚自珍、蒲松龄那样屡试不第的,并不是因为文化水平不够,而是理念有问题,他们真的认为读书就是帮助皇帝治国平天下,这种人真的会在国家利益和士绅利益的选择中背弃士绅利益,所以士绅对于这种人发现一个封死一个,一辈子也不给你当官的机会。能够走到会试这一关,让皇帝留下印象的,不敢说百分百,起码也是九成九以上都是甘为士绅利益奋斗的人,皇帝点谁为状元、让谁做官都一样。
历史上读书人敢背弃宗族利益、背弃士绅利益、违背坐师意志的没几个。整个大明,也只有一个张居正敢背弃士绅利益去给皇家续命,结局是死后被清算。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刘墨林背弃坐师李绂,被整个官场所排斥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换个给事中能解决问题吗?偶尔可能就某件事解决一下,但那多半是新换的给事中打算幸近,他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被全体同僚排挤的代价。
而且有一个更有诱惑力的选择:和皇帝死顶,皇帝要是撤了你,那恭喜你,你将成为不畏强权的典型而名声大噪,官员们会全力捧你,你的考评会得高分,晋升机会优先给你安排。在大明,通过顶皇帝甚至故意激怒皇帝来刷声望的太多了,而且是个非常好的快速晋升的路子。我们所讨论的是明中期以后文官大势已成后的局面,这是利益格局失衡后的必然结局,洪武、永乐两朝皇家有钱又有权,所以同样的招,明中期以后用得,朱元璋和朱棣那就不好使。
明朝政令发布程序,有关官员调查研究相关问题,以奏疏的形式提交,通政司负责汇总奏疏,报到内阁,内阁研究后提出处理建议,附在奏疏后面,这叫票拟,一并提交司礼监。司礼监根据重要程度,提交皇帝处理或者自行处理,这叫批红,批红的奏疏再给给事中(类似现在的法务处)审阅,这些程序都走完,才能行玺成为正式的诏书。
土木堡之变后,文武失衡,皇权式微,到弘治年间内阁成型,这个制度就走了样,具体在于,皇帝和司礼监的批红如果不合内阁的意思,程序根本就走不到行玺发布这一步,要么皇帝妥协按照内阁的意思办,要么就无限期搁置。皇家和内阁博弈就是这样的,有些分歧比较大的议题反复多次都互不妥协,或者皇帝看不到谈拢的可能直接不再返回奏疏,这叫留中不发。印玺在皇帝手里,理论上皇帝可以不通过内阁直接写个诏书发布,但是地方官可以直接说,此为中旨,臣不奉诏。意思是流程不对,我不执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权力架构,权力失衡的底层逻辑是利益格局失衡,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士绅完全垄断了地方经济利益。我们学的历史书说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还说明朝之际世界白银半数以上流入中国,可钱哪儿去了?明亡之时,崇祯没钱,百姓困苦,李自成拷掠京城官绅富户所获无算,这是独裁、专制的社会该有的现象吗?史书是斗倒了皇家、斗倒了武勋的文官写的,他们就是士绅的代言人,他们当然不会承认他们架空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