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然
“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光辉灿烂的复杂性,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交织在一起。人类与环境的相处之道中,人文与自然的交界处,有着最疗愈的力量。”7月14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出版中心出版的《十三种闻树的方式》、《心向原野》、《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三本自然博物类书籍亮相“自然如何治愈了我”——“人文自然”新书分享会。该活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视频号、微博、B站等新媒体矩阵进行了同步直播,总观看量超10万人次。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是畅销博物学经典《看不见的森林》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最新力作,从气味入手,讲述树木以及自然环境带给我们喜悦、安宁情绪的神奇魔力。
《心向原野》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作家”理查德·梅比的最新力作,讲述了自然重新唤醒作者内心的热爱与激情,摆脱抑郁症困扰的温暖故事,书中包含文化与自然的边界、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等深刻思考。《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是波兰文学至高奖尼刻奖获奖作品,波兰语直译自然文学典范,这本书是对鸟类的深情注视,也用全新的视角呈现鸟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密切关联。
在这次活动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热门科学科普博主“水哥”王昱珩、知名自然博物作家欧阳婷和读者们齐聚一堂,如老友聚会般畅谈他们与自然如何结缘、自然如何疗愈心灵、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等各种话题,分享三本新书带给人们的知识与治愈力量。
现场嘉宾,左起依次为:尹传红、“水哥”王昱珩、欧阳婷、张劲硕
在场嘉宾与自然的结缘故事中,气味是重要一环。“水哥”王昱珩从《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的阅读体会说起,向观众分享了自己对气味的“敏感”,他闻到桂花的味道,会想起南方的藕做成的桂花糕,而闻到槐花的味道,他会想起北京槐花,进而唤起北京的记忆。而蜂蜜采不同的蜜,身上就会带有不同的气味。
书封
张劲硕也强调了各种感官“与自然结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对自然的亲近,光靠刷有关动植物的短视频是远远不够的,你刷出来的永远是视觉的感受。对自然的感受,应该是五官的、全方位的。到自然中去,你可以闻到动植物的气味,感受到流动的空气“拍打”到你身上的“爱抚的感觉”,再加上触觉、嗅觉甚至是尝尝野果、野草的味觉,带给人的精神抚慰感受是短视频永远达不到的。
书封
张劲硕特别提及《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作者乌宾斯基在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痴迷鸟类,张劲硕也是如此。他儿时家住天坛公园旁边,家门口总能看到很多黄鹂鸟。“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句诗,而是一种日常生活。
书封
《心向原野》的作者,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在书中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事业迎来巅峰时,突然遭到严重抑郁症的侵袭。他决定离开城市生活,搬到英国东安格利亚的乡村,住进橡木小屋,与动物为伴,在观察与探寻中开始了新的人生。广袤而灵动的原野唤醒了作家的内心,世界重新鲜活起来,他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张劲硕也认同《心向原野》“自然疗愈人心”的方式。他说到自己第一次去非洲,从内罗毕飞往马赛马拉,一路上他被广袤无垠、天地相接草原震撼,“当时真的感觉心脏跳到天边了”,而这种开阔心灵的感觉,在都市中是感受不到的。人们被圈在高楼拥挤的商业中心,办公室也是一个一个隔断,成为“狭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动物”,无法言笑,极易导致抑郁情绪滋生。张劲硕发现,在他所工作的中科院动物所中,“有跑野外的,有长期跑青藏高原、跑新疆科考的”研究生,因为他们“天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在大自然里,他们心情很开放。
活动合影
在《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中,哈斯凯尔也将树木比作“安神的绿手”。在书中第二章《美洲椴》中提到,美洲椴和其他一些树木散发出的香味结合在一起,会“让整个社区沉浸在幸福之中”。而且,人们在呼吸这些芬芳气息时感受到喜悦,不仅仅因为我们从典型的城市气味的单调和不快中解脱了出来,而且还有科学依据做支撑。
书中说:这些树木的分子进入我们的细胞和血液,让我们从内心开始平静。“长久以来,药剂师一直使用由美洲椴和同属的欧洲椴的花或叶制成的酊剂和茶来安神宁气。生物化学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种树的分子有止痛作用,可以舒缓我们的痛觉神经。正如汽油废气会从肺部流入血液和细胞一样,这些树木的香气也会如此。”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