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1年志愿军为何放弃大包围?毛主席一封电报点醒:专打小营更实际!
创始人
2025-11-20 00:01:40

1951年5月的朝鲜战场上,彭德怀盯着地图眉头紧锁。

前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多次包围美军却屡遭失败,明明将敌人团团围住,可对方总能凭借火力优势突围。

这种“抓沙子”般的困境让将领们困惑不已——国内战争中屡试不爽的包围战术,为何到了朝鲜就失灵了?

问题的根源很快浮出水面。美军凭借空中优势和强大火力,在包围圈外构筑起立体防御网。以砥平里战斗为例,志愿军数个师围攻美军一个加强营,对方仅凭坦克、火炮和空中支援就顶住了攻击。

美军一个师的火力配备相当于志愿军一个军的1.5倍,更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

志愿军战士常在夜间发起冲锋,却因美军照明弹和炮火覆盖损失惨重;白天隐蔽时,又遭敌机反复轰炸。

这种装备差距在第五次战役中达到顶峰。志愿军投入12个军发起大规模包围,虽歼灭部分韩军,但面对美军时却难以完成全歼。

新兴里战斗中,志愿军27军付出重大代价全歼“北极熊团”,但这种战例屈指可数。

更多时候,被围的美军通过无线电呼叫火力支援,在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迅速收缩防线,形成环形工事固守待援。

彭德怀将这一情况如实上报中央。1951年5月26日,毛泽东发来关键电报,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核心:“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性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甚至一个整师都难达到歼灭目的。”

这封电报彻底改变了战场思路——将“大歼灭战”调整为“小歼灭战”,要求每个军每次作战以歼灭美军一个营为目标,通过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削弱敌人。

这种战术转变被称为“零敲牛皮糖”,源自湖南民间将大块牛皮糖敲成小块的智慧。具体实施中,志愿军开始运用“小分队夜袭+炮火支援”的组合战术。

以1951年夏秋防御战为例,志愿军在东线阵地频繁组织班排级夜袭,利用夜暗接近敌阵地,在炮火掩护下迅速突破,歼灭后立即撤离。

这种战术使美军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据统计,仅1951年6月至11月,志愿军就通过此类作战歼敌25万余人。

战术调整的成效在上甘岭战役中尤为显著。面对美军“摊牌行动”的猛烈进攻,志愿军第15军依托坑道工事,将防御与反击巧妙结合。

当美军炮火准备时,战士们藏身坑道;待敌步兵接近,立即以手榴弹和冲锋枪反击。这种战术使美军在43天的战斗中伤亡逾万,最终不得不放弃进攻。

这种战术变革背后是深刻的军事智慧。毛泽东在电报中强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求部队放弃不切实际的“全歼”目标,转而追求“成建制歼灭”。

以1951年11月64军歼灭英军28旅1个营为例,志愿军集中60门火炮、十余辆坦克实施精确打击,仅用4小时便完成作战目标。这种战术不仅减少自身伤亡,更通过持续消耗动摇美军士气。

战术调整还催生了新的作战理念。陈赓在第三兵团推广“深挖坑道、分散部署”的防御体系,将前沿兵力压缩至三分之一,其余部队作为机动力量。

这种部署使志愿军在防御战中既能抵御炮火轰击,又能快速反击。据统计,实施新战术后,志愿军阵地防御战的伤亡比从1:3降至1:1.5,部分战斗甚至达到1:1。

这种转变并非妥协,而是基于现实的智慧选择。正如毛泽东所言:“积小胜为大胜,逐步转化战争形势。”

从1951年夏秋开始,志愿军通过持续的小规模歼灭战,逐步扭转战场态势。至1953年7月金城战役,志愿军已能集中千余门火炮实施大规模突破,歼敌5万余人,迫使美军接受停战。

回望这段历史,“零敲牛皮糖”战术不仅解决了战场困境,更创造了现代战争中弱国对抗强国的经典范例。

它证明,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通过灵活战术和持续消耗,依然能掌握战场主动。这种智慧,至今仍闪烁着军事思想的璀璨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有效实测!金花房卡代理零售/新... 微信游戏中心:新奇玩乐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88355042】,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
有效实测!金花充值房卡/新众亿... 微信游戏中心:新众亿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88355042】,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
玩家攻略,金花充值房卡/新超圣... 新超圣房卡更多详情添加微:33549083、 2、在商城页面中选择房卡选项。 3、根据...
一分钟了解,牛牛房卡代理/新5... 新518互游房卡更多详情添加微:33549083、 2、在商城页面中选择房卡选项。 3...
正版授权!牛牛充值房卡/金辰娱... 正版授权!牛牛充值房卡/金辰娱乐金花房卡低价销售Sa9Ix苹果iPhone 17手机即将进入量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