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磷酸铁锂是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磷酸铁锂材料行业今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下游需求强劲增长,头部企业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但却很少有企业能够盈利。这是什么原因?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昨天(18日)主办研讨会,公布《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揭开了“增产增亏”的原因。
《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显示,在不含税且扣除碳酸锂成本的情况下,采用平均法测算,今年1-9月,主流磷酸铁锂材料的行业平均成本为16201.8元/吨。采用市场份额加权法测算,行业平均成本变成了15694.7元/吨。采用产能规模加权法测算,行业平均成本则来到了16738.1元/吨。而同期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平均售价则只有14177.1元/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秘书长周波表示,无论采取哪种算法,都能清晰地看到,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平均售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行业整体处于亏损之中。
周波说:“目前市场成交价还是低于磷酸铁锂市场的平均成本的。1月至9月,平均成交价比平均成本低了9.7%,比成本最高值低了15.3%。”
今年以来,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头部前五家企业的产能基本满产,排名5-10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高达80%。一些头部企业订单已经排到明年,甚至出现产品“一吨难求”的局面。需求这么旺盛,为什么产品价格却一直比成本还低?在研讨会上,多家企业反映,目前正承受来自上下游的双重挤压。从上游来看,生产磷酸铁锂需要锂源、铁源、磷源等原料,湖南裕能公司营销公司总经理吴润彬说,这些原料价格近期上涨非常快。
吴润彬介绍:“当前,硫酸亚铁还有硫酸、氨水这些基础化工原料价格都在上涨,我们公司这一块的成本上涨幅度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是每吨2960元,就是这三项主要原料每吨涨了接近3000元。”
从下游来看,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又很难把上游涨价的压力传导出去。一些企业表示,曾多次向下游电芯企业提出涨价,以减轻成本上涨压力,但都被一口回绝。常州锂源营销部经理韩素娜说:“下游把订单下给你,你必须交。如果不接订单,不交货,就给我们下停线罚单,所以我们现在对这个事情是很无奈的,就是你必须得接单,必须亏损。”
电芯企业为什么这么强势?协鑫锂电首席市场官邓松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双方体量差距较大。
邓松表示:“因为电芯厂会越做越大,而磷酸铁锂材料厂(相对)越做越小。当你整体的体量跟他无法对话的时候,你是不具备跟他“扳手腕”的能力的,他说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你不怎么样,你就得靠边站。”
而电芯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磷酸铁锂材料涨价难是正常市场现象,主要原因是产能高、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在研讨会上也指出,内卷式竞争是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增产不增收”的一大原因。
汤雁表示:“无序竞争正在不断侵蚀我们好不容易建立的全球供应链优势。当磷化工、钛白粉企业跨界涌入,当增产不增收成为行业常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内卷式竞争消耗的是宝贵资源,透支的是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
有机构预测,未来两年,磷酸铁锂材料将新增百万吨需求。汤雁表示,将通过建立产能预警机制,推动行业企业与下游龙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引导产能有序释放,跳出“需求增长,利润不增”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