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驻墨尔本记者 张烁
2025年11月13日,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应邀携王后苏提达踏上中国土地。此次泰王选择中国进行登基后的“大国首访”,其意义深远且重大。
泰王表示,多年后再次来到中国,感觉到了巨大的变化。泰中两国亲密友好,互利合作广泛深入,是“兄弟间的合作”。随行的素提达王后也在访问中起到重要作用——拥有半数华裔血统的王后,其母亲是广东潮汕人。此次陪同泰王访华,切身彰显了“中泰一家亲”不仅仅只是口号,而是根植于双方血脉中的真情实感。
其实早在唐宋时期,中泰双方就有交流往来的记录。素可泰王朝更是于元明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早期的华人移民将丝绸和瓷器带入泰国,而泰国大米、香料等特产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惠及中国。
随着贸易往来的逐渐频繁,不少华人开始移民泰国,不但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文化,也逐渐慢慢融入当地社会。经济互惠逐渐催生了曼谷唐人街等华人社区,华人通婚、文化融合更使中泰民间血脉相连。就连泰国王室也承认拥有部分华裔血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拉玛一世时期。
如今,泰国是全世界华裔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近千万华裔,占泰国总人口的12%-14%。泰国前总理赛塔·他威信曾直言称:“泰国视中国为兄长,两国人民血脉相连。”
半个世纪以来,中泰两国携手面对包括地缘政治在内的许多共同的挑战,但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战略远见,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融等领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迅速开展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改革开放初期,泰国对华投资较早、规模较大。泰国正大集团便是改革开放后首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企,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外商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领域最多的跨国企业之一。
2012年,中泰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又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随后,中国对泰投资迅速增长,成为泰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国;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1340亿美元,较建交初期增长了5000余倍。
中国连续12年稳居泰国最大贸易伙伴,泰国榴莲、山竹等农产品“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则大大帮助了泰国产业升级。尤其是中泰铁路项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预计将于2027年全线贯通,成为泛亚铁路网的关键枢纽。
泰国国王此次将大国首访置于中国,既是对中泰友好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依然坚定不移的肯定,也展现出“中泰关系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美好愿景。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