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牺牲得令人尊敬,但实事求是地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在日本东京炮兵专科学校、日本陆军大学进修过的吴石将军,是一位真正的军人,也是一位优秀军事参谋人员,但却没有经过真正的特工训练。
吴石将军大义凛然从容就义,陈诚、顾祝同、周至柔等一干“学弟”即使有心施以援手,但是在蒋建丰和毛人凤面前,还真不敢多说话——时任“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不足为虑,但“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兼“总统资料室”主任的蒋建丰,却不是谁的面子都肯给的。
老蒋“传位”之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小蒋要想顺利接班,就要给“老将”们一些颜色看看,而吴石将军先后担任暂编第四师参谋长、桂林行营参谋长、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并分别于1936年晋升少将、1942年晋升中将,正式军衔高于毛人凤,但跟小蒋却几乎无任何交集,交情自然就更谈不上了。
有人说《潜伏》里的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也是以吴石将军为历史原型的,这种说法倒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因为吴敬中(原名吴景中)受中共委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归来就当了叛徒,先后在军统临澧特训班当过教官,在中苏情报所当过科长,后来又当了军统西北区区长、东北区区长,最后一任军职就是保密局天津站站长。
史料中的吴敬中离开天津并没有去执行海峡计划,而是在天津被围前弃职出逃,一到南京就被毛人凤下令逮捕,这件事在保密局天津站“末代站长”李俊才(1966年4月16日第六批特赦)写的《国民党保密局在天津的特务组织黑幕》中有明确记载。
吴敬中和吴石一样,都是被毛人凤逮捕了,但两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东海小组”组长是吴敬中而不是吴石,那么毛人凤就有可能会被活活气死,蒋建丰也会为如何处理吴敬中而抓耳挠腮。
吴石将军的英雄事迹,我们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都看到了,回忆吴石将军的文章,在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2002年第9期的《吴石:虎穴忠魂》一文中也有详细记载:“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祖国的统一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勇士在台北从容就义。与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朱枫以及吴石的亲密朋友、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亲信随员聂曦上校。”
王强是吴石将军的“情报参谋”,在按照吴石将军命令将298箱绝密文件交给解放军后,留在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参谋处当了参谋。
王强回忆:“1950年2月2日,与朱枫联系的‘老郑(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供出朱枫。此时,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被紧急封锁。危急关头,吴石将军冒险为朱枫签发《特别通行证》,送朱枫乘机飞往舟山。可是,叛徒不仅供出朱枫,还供出吴石。蒋介石震怒了,下令逮捕吴石将军,并在其寓所搜出他亲笔签发给朱枫前往舟山《特别通行证》的有关书面材料。”
吴石将军不是专业特工,所以才会被毛人凤、谷正文等人抓到“证据”,如果“东海小组”的组长不是吴石而是吴敬中,那么他就会把事情“做得很干净”,谷正文就是累瞎眼睛、毛人凤就是气爆血管,也搜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不管是在相关人员(比如沈醉)的回忆录中,还是在电视剧《潜伏》里,吴敬中都是个做事滴水不漏的老特工,我们查阅相关史料,还会发现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吴敬中与老蒋派去的郑介民是同届同学,跟老蒋的儿子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扎洛夫(中文名字经国,字建峰)是同班——老吴比小蒋大八岁。
我们细看程一鸣的《军统特务组织的真相》一书,就会发现小蒋大权在握之后,对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全部委以重任:郑介民任“国家安全局局长”,该受蒋家父子直接指挥,在建制上领导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大陆工作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工作会、国防部第二厅、国防部情报局、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宪兵司令部、台湾警备司令部、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内政部警察总署,也就是说,郑介民是站在前台的“特务总头子”,蒋家父子则是幕后的两双黑手,他们最信任的是郑介民而不是毛人凤。
吴敬中在中苏情报所担任总务科长期间,中方所长就是郑介民,而蒋军先后丢了西北和东北,吴敬中能全身而退并到“肥沃”的天津继续当少将站长,那也是“建丰同志”和“介民同学”的安排:当时的“天津市长”杜建时是小蒋一派的,而陈长捷则只听北平那位华北“剿总”傅总司令的命令,为了掌握陈长捷更多动态,吴敬中在天津不但是保密局的站长,同时还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部情报处长。
吴敬中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来,就一直当特务,所以他也是小蒋的嫡系之一,最后老蒋把大陆地盘都丢光了,能当“特务站长”位置只剩下两个,这两个位置小蒋都交给了自己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香港站站长为谢力公,澳门站站长为程一鸣,他们也都在军统临澧特训班当过副主任和总教官。
据李俊才(有人怀疑李俊才是李涯的历史原型,这倒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回忆,吴敬中是1948年12月14日离开天津的,毛人凤在22日才发电报给李俊才命令他将吴景中“扣押严惩”,是毛人凤反应迟钝,还是另有顾忌,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自然能理解。
毛人凤发电报给在天津接盘背锅的李俊才,原本就是做个姿态而已,后来实在“影响太坏”,毛人凤才在南京逮捕了吴敬中,但这时候小蒋的反应就很微妙了:他居然亲自出面“作保”,吴敬中毫发无伤地走出了羁押之地,然后就鸿飞冥冥,连毛人凤也不知道他跑哪儿去了——即使毛人凤知道吴敬中去了香港,也不可能命令吴敬中的老同学、前同事谢力公抓人。
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发现小蒋除了吴敬中之外为第二个人作保,这说明“建丰同志”虽然狠辣,但也不是一点人情都不讲——仅凭吴敬中“临阵脱逃”一条罪名,枪毙也不为过,至少也得判个十年八年。
在任何朝代、任何集团,都不可能完全排除人情的因素,就像吴敬中在《潜伏》中说的那样:“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不注重情分的人难堪大用。”
蒋家父子对吴石将军下毒手,对“保定系”也是一种警告,我们细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花名册,就会发现那里边除了张治中、傅作义、陶峙岳、陈诚、顾祝同、周至柔,还有李树春(参谋次长)、秦德纯(国防部次长)、薛岳、吴逸志、罗卓英,老蒋最讨厌的人之一白崇禧,跟吴石是同期同学。
老蒋要拔“棘杖之刺”,就不能不对“保定系”下死手,如果陈诚或顾祝同、周至柔敢出头,那肯定会让蒋家父子抓住把柄一勺烩,而毛人凤作为蒋家父子的鹰犬爪牙,对主子的心思也是琢磨得很透的,所以他对吴石将军咬住不放,却未必愿意对吴敬中穷追猛打——能抓住铁证还好说,要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专业特工”吴敬中还不得把“毛座儿(据沈醉揭露,毛人凤内勤没当过处长,外勤没当过站长,他的局长宝座就是当代理主任秘书‘坐出来的’)”活活气死?
术业有专攻,吴石将的军事指挥能力无疑是优秀的,但在特工方面,却不是真正的行家,于是留给读者诸君最后的问题也就出来了:如果当“参谋次长”并获取、传递出重要情报的不是吴石将军而是吴敬中,或者吴敬中给吴石将军当助手,谷正文和毛人凤是不是累死、气死也破不了案?毛人凤向“建丰同志”汇报吴敬中是地下党,您猜小蒋会怎么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