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先生向有事儿@新京报(微信公众号:知道News)反映,海淀区稻香园北社区7号楼,因为外墙打了密密麻麻的深色“补丁”,视觉上让人倍感不适。“看着真有点吓人,尤其对我这种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每次坐车路过都很难受,能不能麻烦你们问下,好好的房子为什么要‘画’成这样?”
记者注意到,这栋20层高的居民楼就在北京四环万泉河桥边,这两年经常被路过的网友拍到并吐槽,“谁知道北京北四环边上这栋楼怎么了?”“这楼跟爬满了毛毛虫一样。”网友还为其起了不少外号——“每次经过必犯密恐楼”“毛毛虫楼”“补丁大楼”。
记者现场探访后了解到,2023年该楼外墙保温层出现裂缝,做了排险和加固施工,那些密集的“红道儿”不是画上去的,而是防水涂料,后续因为资金问题,外墙没能进行整体粉刷,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有事儿@新京报最新得到物业的回复,“补丁大楼”已经申请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如果进展顺利,明年将启动为期7个月的改造,从内部管道到楼梯外立面等,都会进行统一施工。
楼身布满“毛毛虫”,下夜班不敢抬头看
记者近日来到稻香园北社区,该小区位于四环万泉河桥、地铁16号线万泉河桥C口附近,一进门就看到了张先生口中“让人有些不适”的7号楼,正如张先生所说,该楼几乎正对着四环主路,楼身画满了一条条“红道儿”,密密麻麻,看起来确实有些瘆人。
稻香园北社区7号楼外墙打了密密麻麻的深色“补丁”。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7号楼如此外观,不少居民也表示不适。“刚搬过来的时候,看到这楼我也挺吃惊的。我家孩子也老说这楼看着挺恐怖。”现场一位居民表示,这种独特的“设计”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起初颜色很深,看起来更恐怖。”另一位居民也直言,“有时候下夜班从这里经过,我就赶紧加快脚步,低着头过去,不敢看。”
公开资料显示,稻香园北社区属于老旧小区,7号楼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某银行家属楼。记者走进7号楼一单元内,楼内设施比较陈旧。“外面看着是有点奇怪,但地址位置、配套确实不错。”一位住户表示。附近一中介工作人员透露,该楼外观确实让个别客户望而却步,但因为交通便利、学校等资源配套齐全,房源依旧比较抢手。
追问1
老楼为何如此“妆容”?
记者致电稻香园北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稻香园北社区7号楼外保温层是在2013年左右做的,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近年来北京夏季多雨,外保温层出现了裂缝,雨水易倒灌,长此以往,居民家中的墙体就会发霉。为此,第一时间刷了防水胶,防水胶的颜色就是红色的。”
据北京兴银龙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楼的物业经理姚先生介绍,2023年该楼外墙保温层出现裂缝,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保温层容易脱落,砸损过业主的车,存在安全隐患。“当时紧急做了保温层的排险和加固施工,对出现松动和裂缝的地方进行了加固、修补。”
居委会工作人员及物业介绍,楼梯上密集的“红道儿”是防水涂料。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如此修复是否符合施工规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单纯从技术上来说,保温层开裂后,通过刷防水涂料进行修复是没有问题的,属于常规操作。目前市场上,涂料主流颜色有透明色、灰色、黑色、红色等多种颜色,修复时可以选择邻近色,或者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配。
另一位长期从事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的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一些小区做完保温层修复后会统一刷一遍外墙,进行外立面施工,投入成本上会存在差异。
姚经理也表示,保温层修复后,当时的物业想用公共维修基金把整个外墙重刷一遍,但是公共维修基金“余额”不足,就搁置了。
追问2
满楼“毛毛虫”何时根除?
距离保温层修复已经两年,7号楼的“脸面”何时能“美容”?物业经理姚先生给居民带来一个好消息——“红色补丁”后续会进行改造。
姚先生表示,小区建成于1986年,有110户居民,一些老旧小区存在的房屋漏水、管道老旧等通病,7号楼也都有。今年夏天北京雨水较多,一些住户家里出现了阳台漏水的情况,目前,经居民同意,7号楼已经启动公共维修基金,对楼顶以及住户阳台进行防水施工,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
“同时,我们申请了央企在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经确定了施工改造方案,正在走审批流程。如果顺利,最快明年3月份所有流程就能走完,届时就会启动为期7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从内部管道到楼梯外立面等,都会进行统一施工,解决居民生活中的这些痛点。”
记者/曹晶瑞
编辑/张磊
校对/李立军
运营编辑/樊一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