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蔡伦改进造纸术,都不可能有1840年鸦片战争。
别着急反对或者别迷糊,咱们按照时间线捋一捋,你就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蔡伦是个太监,有不少人不知道,这里强调下。
虽说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这个改进等同于再造,因为没有蔡伦,中国的纸依然停留在“丝绸”的阶段,非常昂贵,不能普及。就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但也发明了能够普及的蒸汽机。
造纸术的传播路线
首先来看看造纸术的传播路线,再来看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时间是公元105年,请记住这个时间,非常的重要。
造纸术首先在亚洲地区传播,因为毗邻中国,所以朝鲜、日本、越南有天然的优势,也最早地享受到了造纸术带来的便利。
朝鲜是在4-5世纪可以自主造纸的,使用纸张更早,在2世纪前后,朝鲜半岛就用上了中国的纸。
越南的北部早期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2世纪也用上了中国的纸,毕竟在三国时期,越南北部由东吴统治。也正是这个便利,3世纪越南地区就会自主造纸了。
日本由于是岛国,所以传入的比较晚,大概在610年高丽高僧昙征赴日传授造纸术,日本从此就学会了造纸,还发展了自己的造纸术。
再来说中亚,由于跟中国接壤,在加商业上的往来,中亚国家在4世纪就用上了中国纸,但一直没有获得造纸术,直到唐朝和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发生后,大食俘虏了一些唐朝人,其中有会造纸的工匠,于是大食的阿拉伯人就学会了造纸术。
阿拉伯人学会造纸术,但他们却不肯轻易传给欧洲,但却贩卖给欧洲,不过那也是11世纪的事情了。
1150 年,西班牙萨狄瓦建立第一座造纸厂,欧洲才学会了造纸术。
随后,法国(1189 年)、意大利(1276 年)、德国(1391)、荷兰(1428 年)、瑞士(1433 年)、波兰(1491 年)、英国(1494年) 等国相继建立造纸厂,此时距离蔡伦发明造纸术(105年)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
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在没有传入造纸术之前,世界各国的书写载体非常的不便。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用过泥板,上面写的是楔形文字。
古埃及人用过莎草纸,制作方法有点像现在的三合板,莎草纸不能折叠,所以不能制作成书籍,而且潮湿的环境不容易保存。
欧洲一般使用羊皮卷更多,但羊皮卷非常的昂贵,不容易普及和传播。
南亚的印度使用贝叶,是一种贝多罗树的叶子,制作相对简单,但使用困难,需要刻字然后涂墨水,好在保留的时间较长,像大家熟知的贝叶经,但依然无法大规模普及。
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以后,立刻变得不一样了。中亚的阿拉伯国家的《古兰经》终于有了便宜又便于携带载体,这促进了《古兰经》的传播,同时阿拉伯国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百年翻译运动,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的文化和图书。
阿拉伯人翻译的这些典籍被拜占庭带入了欧洲,欧洲又学会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学典籍在欧洲的传播,在加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该运动在14-16世纪,前期是造纸术传入的时期。
如果没有中国的造纸术,纵然资本主义在欧洲有萌芽,但思想的传播不会那么快,毕竟那么多典籍不能用昂贵的羊皮卷来书写和传播吧。
文艺复兴造就了后来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殖民运动。造成了英国对清政府的侵略。
当然造纸术的发明是客观规律,只不过是早或者晚,但在历史上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如果造纸术晚传入100年,中国的遭遇或许会不一样呢、
总之,造纸术在世界的传播,让世界的文明成果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是对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传承有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