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为何48小时密集动作?新估值逻辑浮出
创始人
2025-10-30 21:01:5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兴利 遵义报道

十月末的茅台镇,一阵秋雨过后,赤水河面上氤氲的雾气里,藏着比往年更浓的行业关切。

10月28日—29日,是茅台极具信息量的48小时,一系列关键事件密集发生。从新管理层亮相赤水河论坛,到重阳茅台酒节坚守传统,从生物科技公司揭牌布局未来,到三季报如期发布,这一系列密集动作,正在引发市场对茅台价值逻辑的重新审视。

面对三季报增速放缓、股价承压的现实,投资者的关注点正超越终端价格波动的表象,转向一个更核心的命题:茅台能否借战略转型突破瓶颈,重塑长期竞争力。过去48小时的密集动作,已然勾勒出这家白酒巨头寻求破局的行动轨迹。

茅台镇48小时

10月28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出席在茅台镇举行的首届赤水河论坛。这次论坛分量远超寻常行业会议,不仅云集了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等一众国内酒业头部巨头,更齐聚了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等国际烈酒巨头,堪称本土与国际酒业力量的一次罕见同台。

赤水河论坛期间,茅台新管理团队释放的战略动向值得关注。除了提出绿色发展与开放共享的理念,并倡导“构建百花齐放、共享共赢的全球酒业新生态”外,更联合二十余家中外名酒企业共同发起“世界酒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一系列举措表明,茅台正在积极突破地域与品类界限,寻求在全球酒业格局中确立新的战略定位。

随后在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茅台举办了多场颇具深意的活动。从酿酒传统来看,重阳下沙是茅台酒生产周期的关键“开局”环节。当天,茅台不仅举办了主题为“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茅台集团乙巳年(2025)茅台酒节,还举行了贵州茅台生物科技研发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暨茅台科技大楼落成仪式。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落成仪式上指出,这是贯彻国家生物制造战略的务实之举,是响应贵州省科技创新要求的担当之举,是打造茅台未来增长极的创新之举。这一系列动作,也预示着茅台正在进一步拓展自身的业务边界。

当晚六点,三季报的发布为这个关键的48小时画上句号:贵州茅台1-9月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归母净利润646.26亿元,同比增长6.25%。

短期调整与长期航向

当前白酒行业整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赤水河论坛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5.8%,利润总额下降10.93%,需求萎缩下的供给矛盾正在考验着每一家酒企的生存智慧。在这个关键节点,茅台交出的三季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贵州茅台三季报营收、利润均保持6%左右的同比增长,在白酒行业动销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一增速体现了茅台基本盘的稳定性;其次是渠道韧性建设初见成效,经销商存销比下降、动销逐月回暖印证了茅台以销定产的精细化运营,对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在10月29日晚间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

今年以来,贵州茅台持续推进“三个转型”:客群上聚焦新商务人群;场景上拓展契合不同行业特点的宴饮新场景,同时鼓励经销商创新餐饮消费场景;服务上则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出发,倡导“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以进一步优化消费体验。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10月29日也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从三季度表现看,贵州茅台正在通过“三个转型”实现从渠道推动向消费者拉动的深度变革,强化其穿越周期的能力。

从三季报细节中,也能看到茅台调整的积极信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经销商数量为2325家,期内净增加182家,全部为系列酒经销商;国外经销商数量为121家,新增17家。此外,茅台酒在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05.14亿元,系列酒收入178.84亿元。从看似细微的调整中,记者观察到,茅台正逐步从依赖高端单品向多元化产品矩阵转变,从深耕国内市场向拓展全球市场迈进。

事实上,在国内市场渐趋稳态的背景下,海外市场已成为驱动茅台业绩增长的关键增量空间。首届赤水河论坛,便可看作是茅台递给世界酒业的“新名片”,通过与国际烈酒巨头对话,茅台正主动融入全球酒业生态。

茅台高层在论坛期间透露,茅台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不断深化与全球酒企的互动交流,坚持国际化发展,产品销往全球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实现“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飘香世界”的美好愿景。与此同时,王莉在论坛上进一步明确了茅台国际化的三条具体路径:理念的融合创新、品质表达的国际化、文化传播的叙事与体验化推广。这些路径为茅台的全球布局提供了清晰的执行框架。

从赤水河论坛透露出的信号来看,当市场仍在以微观的渠道整治、放量调控视角观察茅台变化时,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龙头,茅台正主动跳出“茅台”,试图通过推动中国白酒的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获得全球共识,进而托举整个白酒品类的价值天花板。

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在赤水河论坛上指出,当下中国酒业乃至世界酒业都在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思维的深刻转型,在这种转型中,不仅仅只是销量和价格的竞争,更多的是围绕产区、文化、服务等,是综合价值的竞争。他当天还特别强调,接下来白酒行业至少要在消费、文化、科技三个方面进行重构破局。

新估值逻辑

任何对茅台的讨论,都无法脱离行业基本面。202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白酒行业整体消费低迷,高端白酒所受冲击尤为明显,渠道库存、价格倒挂成为悬在整个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在当前行业环境下,茅台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变化,这一转变远比短期业绩波动更值得关注。

回顾茅台的增长轨迹,在白酒行业上一轮增长周期,其在2017年总营收增速达52.07%,净利润增速61.97%,创下阶段性高点。2018—2020年,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双位数增长。贵州茅台在这一阶段的增长主要依赖“量价齐升”模式:2018年元旦,茅台时隔6年首次上调出厂价,将飞天茅台的出厂价由819元提高到969元,终端零售指导价同步调整至1499元。

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茅台正面临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尽管公司在2023年11月再次上调53度500ml飞天等产品出厂价,但在当前宏观经济承压、消费分级加剧的背景下,以往单纯依赖提价与放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业内观点认为,茅台传统的估值模型主要基于茅台酒的销量增长和价格提升空间,但过去48小时的密集动作释放出强烈信号:茅台新估值逻辑正在构建,核心是从单一产品价值走向综合生态价值,这套新体系包含两个关键维度: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的可持续生态价值,以及通过国际化路径积极参与在全球烈酒市场的价值重估。

蔡学飞也对记者表示,茅台三季报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增速本身,而在于展现了管理层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主动求变的战略定力,新业务重点聚焦“质量替代速度、生态替代规模、长期价值替代短期增长”,若能持续落地产品、渠道、终端“三端变革”和“三个转型”,茅台有望在行业新周期中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率先实现触底增长。

华创证券则在9月研报中指出,当下行业面临三期叠加的周期考验,短期看是经营管理压力,亦是深度转型动力,茅台正加大市场洞察,推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变革,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长远看,茅台正通过深度转型求变、坚守长期主义、持续解答“年轻化、国际化”命题,强化自身确定性以应对行业不确定性。

茅台探索的“绿色生态、国际化、年轻化”新故事,也契合当前酒类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今年卖得最火的酒应该是露酒,销量增长40%,价格提升了30%,而且增量的消费者全部是年轻人。”何勇指出,消费者不再为“感情深一口闷”买单,从传统的社交分享消费,到如今多元化的消费场景,酒的消费一直在进化,所以酒的产品也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更要以更自由、更个性化的方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在赤水河论坛期间提出白酒行业三大趋势,认为在主力消费人群减少的背景下,行业需从量增转向质增,关注年轻群体需求;营销模式要从渠道驱动转向消费者驱动,并让产业链利润向下游共享;同时企业应通过出口和并购加速国际化,开拓增长新空间。

短期内,白酒行业的寒意可能让茅台的业绩和股价继续在波折中前行。但对于当前茅台高层而言,首要任务或许并不是试图扭转市场价格曲线,而是为企业绘制一幅能够指引未来数年的新路线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场建筑产业展会,为何能吸引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刘宇太 潘思明 谢杰夫 “零碳”的竹材料、能一键生成建筑景观效果图...
原创 泰... 泰缅联合围剿KK园区,妙瓦底终于被铲除了!为何等了这么久? 10月23日凌晨,随着一声声巨响,缅甸军...
原创 英... 2025年10月28日,英伟达宣布对诺基亚进行约 10 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并同步启动一项面向未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