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墓前有一块没有任何字迹的石碑,上面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关于她一生的评价。对于这个石碑,有人猜测这是为了留给后人评判她的功过,也有人认为是武则天自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关于这块石碑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
不过,这块石碑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她墓前的另一样重要雕刻,那就是石人。
在武则天的墓前,排列着61个石人,个个姿态恭敬,似乎在静静地听训。这些石人和兵马俑不同,并不是用来保护君主的卫士,而是身份非常高贵的象征。每个石人代表着一个外邦国家,所有的石人加起来就象征了所有臣服于大唐的外邦。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这些石人更是让武则天的墓显得极其尊贵。
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这些石人头部都不见了。而且,从破坏的痕迹来看,显然不是最初雕刻它们的人所为。那么,这些石人的头部到底是如何消失的呢?
关于这些石人头部失踪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解释。不过,流传着三种主要的说法,我将依次介绍它们,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细节来判断哪种说法更可信。
第一种解释是“地震毁坏说”。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史背景。武则天墓的特殊身份使得它在唐朝以后一直是人们参拜的热点,特别是在文人和艺术家们中间。正因如此,留下了不少描述武则天墓的诗句。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推测,在明朝之前,并没有任何诗句提到过石人断头的现象。直到明末,某句诗才提到了石像纷纷倒塌的景象,这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有学者深入研究了这段时间内的自然灾害,发现嘉靖年间发生过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根据史书记载,这场地震发生在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震中位于陕西华县,而乾陵距离华县只有约100多公里。考虑到这个距离,武则天的墓可能受到了震中的波及。
此外,石雕的脖部是相对脆弱的地方,强烈的外力作用下,石像的头部很容易被破坏。所以,地震导致石人头部断裂的说法看起来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第二种解释是“无知村民毁坏文物说”。
有一种说法认为,发生在明末时,咸阳一带地区爆发了瘟疫,导致大量百姓死亡。由于瘟疫的起因无法查明,且又有传闻称这些石人会“成精”危害百姓的生命安全。因此,周围的村民为了防止瘟疫进一步扩散,便自发组织起来,摧毁了这些石人,尤其是砸掉了它们的头。
第三种解释是“番人或外国联军毁坏说”。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番人”和“外国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这两种说法都提到了类似的情况。大致的说法是,在武则天墓建成后不久,外邦的番人来墓前参拜,看到他们的先祖依然端正地站在墓前,心中感到极大的羞辱,于是便动手砸掉了这些石人头部。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的外国联军在侵华时,发现石人中有他们的祖先,于是出于某种愤怒,也砸掉了石人的头。
然而,从事实和逻辑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因为这些石人代表的都是外邦的番人,而并非外国人。因此,和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并无直接关联,显然这一解释不够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