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纯电车都开始做“电池车身一体化”了,这有什么用?
创始人
2025-10-26 19:01:00

最近,比亚迪海豹的销量火爆,让一个技术术语进入大众视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不仅比亚迪,特斯拉、零跑等车企也纷纷推出类似技术。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纯电车都开始把电池和车身“粘”在一起了?

传统电动车的电池包好比是放在底盘上的一个箱子,层层包装:先是电芯组成模组,然后模组再组成电池包。这种设计不仅占用空间,还增加了重量和成本。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就像是把电池变成了车身的一部分,就像是把砖块直接砌进墙里,而不是先做成预制板再挂在墙上。

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最直接的就是空间更大了。比亚迪的CTB技术将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到66%,这意味着在同样大小的车里可以装下更多电芯,续航里程自然就更长了。

安全性和操控性也大幅提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本身结构坚固,与车身结合后形成了类似蜂窝铝的三明治结构。这种结构让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了一倍,海豹车型的扭转刚度甚至突破了40000牛米/度。高刚度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车辆在弯道中的表现更加稳定,操控极限更高。

但这项技术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最让人担忧的是维修问题。传统电池包可以单独拆卸维修,而一体化设计后,电池与车身紧密结合,维修难度和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

特斯拉的CTC方案甚至将座椅直接安装在电池包上,这意味着如果电池需要维修,可能涉及更多整体结构件的拆装。

另一个争议点是电池车身一体化与换电模式的冲突。蔚来等企业坚持换电路线,而电池车身一体化基本上堵死了这条路。这引发了行业对未来技术方向的争论:是追求高度集成化,还是坚持“车电分离”的灵活性?

中国车企在这轮技术竞赛中表现抢眼。比亚迪凭借自研的刀片电池和CTB技术,实现了电池既作为能量体又作为结构件的突破。零跑汽车则推出了自己的CTC技术,虽然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效率。

有业内人士指出,比亚迪的CTB技术之所以难以被简单模仿,是因为它要求车企同时掌握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能力。这正是比亚迪的独特优势所在。

随着电池材料创新逐渐遇到瓶颈,结构创新成为电动车行业竞争的新焦点。电池车身一体化或许只是开始,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高度集成的车辆架构。

这场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汽车制造的流程。特斯拉的CTC方案结合一体化压铸技术,将白车身分成几个大的部分,采用全新的“并行式”生产流程,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效率。

对于消费者而言,电池车身一体化意味着更好的性能和更长的续航,但也可能面临更高的维修成本和更复杂的维护流程。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电动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代表了行业向更高集成度、更高效率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作为中国车企的“王牌”,还是维修领域的挑战,这项技术都将继续引发讨论并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科技小工具!天酷大厅拿好牌设... IT之家 12 月 25 日消息,MeLE 推出新款迷你电脑 Overclock X5,配备英特尔酷...
玩家必胜攻略!开心跑胡子辅助器... IT之家注意到,汤姆猫此前介绍称,AI 语音情感陪伴机器人的头部设有传动装置,可以自动根据听到的声音...
必看曝光!大晋游戏辅助设置牌型... 他补充道,在这种环境下,智能家居将成为苹果2025年可能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在亚马逊和谷歌主导市场...
全新版本,轻松十三水开挂神器设... 此次更新内容还包括了对英特尔Lunar Lake的改进支持,以及对英特尔800系列主板的支持,包括Z...
探索未知!牵手跑胡子有挂脚本控... IT之家注:,CPU-Z v2.13版本除了支持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外,还增加了对英特尔锐炫B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