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洲那边比较“热闹”,特别是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不过,咱们还是老规矩,只聊历史,不谈政治。今天说的这段历史就与委内瑞拉、美国有关。事情发生在一百多年以前,当时的委内瑞拉政府“债台高筑”,于是索性“摆烂”,拒绝向西方列强继续还债,从而引发了一场危机,甚至险些爆发战争。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赖账”不还
虽说委内瑞拉在1830年就独立建国,但其政治、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问题。先说政治,与拉美其他国家一样,委内瑞拉也进入了“考迪罗时代”,军事政变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再说经济,委内瑞拉长期以来都是这种原料换取工业品、依靠西方投资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剧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债务问题。
1899年,西普里亚诺·卡斯特罗通过政变,成为了委内瑞拉新的统治者。而此时的委内瑞拉经济已经接近崩溃,特别是财政上的问题尤为严重,到1901年的时候,委内瑞拉已拖欠外债约3.2亿玻利瓦尔(折合6400万美元)。为巩固自身统治,西普里亚诺·卡斯特罗决定不再偿还外债,而是将大量钱财用于镇压国内的反叛者。
二、武力“讨债”
委内瑞拉的这种“赖账”不还的行为,引起了三个债权国的严重不满,这就是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英国、德国是委内瑞拉两个最大的债权国,两国分别就债务问题,与委内瑞拉进行交涉,但却被对方的“傲慢无礼”搞得火冒三丈。于是,英国、德国就联合干涉问题进行了谈判,并在1902年11月达成一致。
就在行动即将展开之前,意大利也加入其中。1902年12月7日,德、英两国公使向委内瑞拉递交最后通牒。由于没有得到回复,德、英、意三国舰队采取行动,轻而易举地就控制了委内瑞拉的4艘炮舰,并对拉瓜伊拉港实施全面封锁。之后,德国舰队摧毁了卡贝略港的两座海岸炮台,意大利舰队则炮击了该港的海关大楼,这就是历史上的“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三、“国际”调解
就在局势进一步恶化之时,美国人跳了出来!原来早在1823年,美国就提出了所谓的“门罗主义”,将美洲视为其“后院”,不允许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在英、德舰队炮击委内瑞拉港口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德态度十分强硬,他表示如果德国不同意仲裁,将派出美国舰队前往“封锁线”附近海域。
同时,委内瑞拉也开始“服软”,表示愿意谈判解决。于是在1903年1月,各国围绕着债务问题在华盛顿举行谈判。2月13日,委内瑞拉签署议定书,同意继续还债。这次的“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影响深远,推动了国际法的改革,明确禁止以武力追索合同债务。美国强化了“仲裁者”的地位,作为新兴大国,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