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家在写小说的时候,写出了世界的荒谬。这种荒谬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会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起码会看到西方思潮颓废的一面,也会看到西方社会的危机,看到当下社会的思潮和危机,两相对比,就会产生一定的危机感和荒诞感。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形成一种否定的观点,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的现状不满,但分明要引入资本,产生了意识形态的混乱。当作家的危机意识和道德体系面临挑战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信仰的崩塌,出现理想信念的崩塌,进而产生了极强的荒谬感。就好像一个人去办事,信心满满地去办,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根本就办不成,这个时候信心失落,他会产生一种无端的荒谬感,认为这个世界很荒谬。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是如此,经历了各种困难,跌跌撞撞走完了坎坷之路,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挑战,而且要警惕西方思潮中颓废没落的情绪影响,要警惕全盘西化的危险,就会产生一定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并不是完全接受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而是对这种价值体系进行了质疑,甚至完全推翻,重新建立一套价值体系,虽然有失偏颇,不可能太全面,但这种偏颇的价值体系带有一定的荒谬感。作家并不是不想真实地反映社会,而是看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偶然性,看到了很多非人力所能为的因素干预,就会发现社会并非按照人们的意愿在发展,即便统治阶级认为完全可以主宰社会的发展,也并不是那么顺利,并不能如愿以偿。
文革期间,社会动乱,出现了浮夸风,出现了“一大二公”,出现了红卫兵大串连现象,要打倒“地富反坏右”。传统的儒家思想被批判,孔庙牌匾被拆除,很多书籍被列为禁书。人们的思想似乎又红又专,要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全部的力量,其实只是走歪了道路,并没有赶英超美。文革结束以后,伤痕文学出现了,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也出现了,写的大多有一些荒谬,出现了荒谬感和多余者的形象。这些文学类型是对十年浩劫的否定,从伤痕时期的诅咒和幻灭,进而反思,走上了更高层次的历史和哲学的思考。人们的心里出现了大反转,会更为客观地审视曾经过往的那段历史,不再崇拜权威,不再迷信伟人,也不再像宗教徒那般虔诚地祝愿,而是发现一种荒诞感。由荒诞感走向了嘲讽意识,可以嘲讽历史,可以嘲讽现实,可以嘲讽自身,但并不一定嘲讽权贵,不一定嘲讽统治阶级。这种写法容易出现嘲讽类型的喜剧,或者说在嘲讽中塑造了喜剧形象。很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有了很多个人思想斗争,因为他们的思想面临着重大的变化。作家描写劫后余生的人们,描写改革开放中建设的人们,似乎具有了一定的个性,具有了一定的独特性,而不再和普通人一样。可是恰恰是这一类人物形象,带有了否定历史的喜剧感,也带有了噩梦做醒之后的荒诞感。
人做梦就是荒诞的,很多人在梦中感觉比较真实,用李煜的词来描述就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倘若做了美梦,当然还好说,而做了噩梦之后,人醒来就感觉到世界是荒诞的。分明在梦中成长,在梦中和野兽或恶势力作斗争,而醒来之后却发现现实一片和谐。可是噩梦在心头的阴影并没有消散,仍然影响着做梦的人。倘若作家经历了历史巨变,而在巨变中受到了批判,成了社会底层人,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说了很多违心的话,做了很多违心的事,甚至自认为是罪人,那么到了新时期以后,他们对以前时代的噩梦会有一定的反思,起码要摆脱自己的罪恶感,于是作品中就产生了荒诞感。他们不能左右历史和现实,甚至不能支配自己,就会对历史和现实以及自己产生巨大的嘲讽,因为以前自己说过错话,做过错事,甚至还损人利己,当然就要反思,算是一种赎罪。这种反思不仅仅是历史和现实的断裂造成的,不仅仅是梦境与现实断裂造成的,而是文化的断裂造成的。文化是滋养人们心灵的甘泉,一旦文化出现问题,人们的心态就变了,意识和思想也就变了。就像文革期间的大批斗一样,好像人人都在表忠心,人人都在举报坏人,却最终成了内斗,空耗了很多精力和财力,耽误了经济发展。
而到了现在,文化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甚至被资本和权力系统利用,要成为地方发展的名片,骗很多人去旅游。如此一来,很多御用文人就产生了,很多作家写的作品中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出现了因这种断裂而产生的荒诞感。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资本和权力深度介入每一个领域,甚至支配了每一个人,那么作家会感觉无形的压力,看到社会危机,看到贫富差距,看到底层人艰难的生活,却无力做出改变,对比以前的历史,似乎不知身处何事,不知个人如何发展。文化本来有前后相继的一贯性,但被权力系统胁迫之后,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还是“文字狱”,都对文化形成一定的钳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而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以后,搞了很多无底限运作,甚至组织很多文学奖的评奖活动,还组织了很多评论家评论某一部作品,实际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误导,却没有诱导作家说真话,而评论家也只是拿钱评论,等于做了枪手。
文学中的荒谬感和作家感受到的荒谬感有直接的关系,作家受了文化断裂的影响,就会产生极大的荒谬感。其实世界本身就是荒谬的,人和人理解的不同,证明世界是虚幻的,人只能体会到自己的情感,却不能和别人实现互换。如此来看,描写荒诞感的文学似乎有些高级,起码让人们从另外的角度来了解这个荒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