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文/图
10月13日中午,天空被阵雨洗刷后更显透亮。深圳市龙岗区辅城坳社区,平龙西路旁,一块岭南地区常见的黄蜡石上刻着三个字——“新凯来”,远处,几栋枣红色屋顶与白墙的建筑掩映在绿树间,巨大的研发厂房和生产厂房仿佛两个包装精密的电脑机箱……这个藏着一连串“新惊喜”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很容易被误认为一座风景宜人的公园。
成立仅4年多,这家由国资控股的企业已成功研发并量产31款半导体设备。其子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装备,更是突破了西方长期的技术壁垒。这一系列硬核成果,使得年轻的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凯来”)再也无法“低调”前行。
公众期待产业迭代中的“中国力量”
芯片是电子信息时代各种智能终端的“大脑中枢”,围绕这个大脑,衍生出了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到芯片设计、芯片生产、芯片封装。在强大的产业应用大潮推动下,庞大的芯片产业正处于发展的新节点。
大模型、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具身智能、超级计算、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以及能源、金融、电信、医疗、交通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催生了芯片产业一轮又一轮的创新迭代。
德勤公司发布《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展望》报告称,2025年半导体行业预计销售额将达到697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并有望在2030年实现1万亿美元的销售目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建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和消费市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5G基站、物联网设备等领域对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但在制程工艺、芯片制造核心设备与材料领域,中国芯片生产长期存在“卡脖子”的短板。
公众期待,在这场芯片产业的创新迭代中,能够涌现更多的“中国力量”,从而在芯片制造这一高壁垒赛道里实现突围,并迈出实质性步伐。
新凯来藏着哪些“新惊喜”?
正是在各方期待的目光下,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新凯来才能够以“黑马”的姿势一炮而红。
今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展上,新凯来一口气推出了6大类共31款半导体设备,涵盖刻蚀、薄膜沉积、量检测等核心环节。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新凯来成立近四年来首次对外公开产品线,这些设备不只是摆放在展示台的试验样品,而是新发布且可实现量产的半导体设备。
当时,新凯来展示的设备主要包括工艺装备、量检测装备两大系列,分为扩散产品、薄膜产品、光学检测产品、光学量测产品等。这些设备均采用我国各大名山命名,包括外延沉积EPI设备(峨眉山系列)、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阿里山系列)、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普陀山系列)、刻蚀ETCH设备(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积CVD设备(长白山系列)和量检测设备(包括岳麓山、丹霞山、蓬莱山、莫干山、天门山、沂蒙山、赤壁山系列)等产品。
其中,普陀山1号适用于逻辑、存储及先进封装等主流半导体金属平面膜应用场景,镀膜均匀性高,同时具备高产能与高稳定性;阿里山3号可全面覆盖逻辑和存储金属原子层沉积应用场景,具备创新架构和领先性能,多种工艺高度集成,金属栅极全场覆盖,支持向先进节点演进。
对芯片生产“基础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全覆盖、核心器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媲美国际同行、充满寓意的名字象征着攻克一座又一座高山,这些都让新凯来大放异彩,甚至被喻为“半导体领域的DeepSeek”,国内资本市场上也迅速出现了“新凯来概念股”。
9月4日,新凯来参加在无锡举行的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尽管没有发布新产品,仍然引起了外界持续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总部位于深圳的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深芯恒科技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专注于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电子制造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而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引领性产业投资功能性平台、市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
新凯来的核心团队具备20年以上电子设备技术开发经验,并联合众多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零部件合作伙伴开展研发生产。目前,新凯来已经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多地布局。
这种独特的新型研发模式,让新凯来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展技术攻关,也可以借助龙头企业的研发积淀,实现快速崛起,并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实现高质量的协同创新。
目前,新凯来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北京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基石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启云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云方”)、深圳市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里眼”)和长光集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子公司产品侧重点各有不同,共同搭建起一个涵盖研发、生产、检测的半导体设备的生态圈。
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办10月1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透露,新凯来将携多家子公司亮相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湾芯展”),每家子公司都将带来“惊喜”的产品。
“万里眼”官微透露,公司将在湾芯展上展示高频与高速芯片测试解决方案、超宽带光电连接测试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测试解决方案、下一代数字网络测试解决方案,并对外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
据了解,万里眼致力于专业电子信息仪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其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突破90GHz,在半导体、6G通信、光通信、智能驾驶等领域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此外,据湾芯展组委会介绍,新凯来的另一家子公司启云方也将在展会上带来业内领先的新品。
2023年成立的启云方聚焦于工业软件、IT和安全等产品的研发、销售、实施和服务,依托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致力于为业界提供先进的工业软件以及专业化的IT应用集成服务。
新凯来背后的深圳雄心
新凯来所在的深圳,是我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强镇,已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设备等细分领域实现均衡布局。
据统计,从产业规模看,2024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2024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制造、封测、设备等细分领域规模与2020年相比,实现了翻一番。今年上半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现在更加均衡,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测、设备等细分领域,都做到了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相映成辉。”郭子平说。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是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7月公布的《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高端芯片产品突破、加强芯片设计流片支持、加快EDA工具推广应用、突破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突破关键制造封装材料、提升高端封装测试水平、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成熟等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支持举措。
雄厚的创投环境,也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持续输血。深圳通过逐年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期规模达50亿元的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投入运营,重点投向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深圳还通过产业联盟、供需对接、专业展会等多元载体,打造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激活产业创新动能。目前,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已吸纳国内外会员企业1000多家。
而定于10月15日-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湾芯展,预计将吸引超过600家中外企业参展,被视为洞察行业发展态势、链接产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风向标。
13日下午,记者在深圳会展中心看到,新凯来的展位正在搭建中,展位横板上正是那句醒目的宣传语:“芯世界,新选择,新凯来”。
尽管目前湾芯展组委会仍未披露新凯来的“新惊喜”具体内容,但可以预见的是,新凯来在本届展会上除了继续展示与光刻机有关的半导体薄膜沉积、蚀刻、清洗设备之外,还将亮相一些核心测试和零部件新品,这匹“黑马”的展位大概率将成为展会的“流量王”,从中可以近距离感受国产芯片生产设备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