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一直都比较高,在很多人看来,糖尿病患者大多都属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来,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处于哪一年龄阶段,我们都应该对糖尿病这种病症引起注意,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但长期依赖药物来控制血糖并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这几个方法,来降低自身对于降糖药物的依赖性。
1.饮食调整:控制血糖的首要步骤
饮食管理是保持血糖稳定最关键的举措,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低糖、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对于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一定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尤其是要避免摄入精制糖以及高糖饮料,一日三餐要增加对膳食纤维的摄入比例,适当多吃一些全谷物、豆类以及绿色蔬菜,这样能够帮助保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缓慢上升,除此之外,还要多吃一些鱼肉、坚果以及橄榄油等优质蛋白及健康脂肪食物,这些食物的摄入同样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2.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对糖的利用率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应运动项目,可以定期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比如快走、游泳或骑单车等,这些有氧运动项目能够提升肌肉对于糖分的吸收以及利用率,同时也可以进行肌肉训练,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肌肉的质量,进而促进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上班族以及学生党来说,要尽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避免因长时间久坐而增加血糖负担。
3.管理生活压力以及情绪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合理宣泄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在减压方面,要去掌握一些能够减压的有效技巧,比如深呼吸、瑜伽以及冥想等,在压力有效宣泄的情况下能够帮助降低压力激素水平,这对于血糖控制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在生活中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确保睡眠质量良好,尽可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情绪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也可以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做好这些,均有利于调节自身血糖水平。总的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好不要完全依赖药物来维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在用药的同时,也要结合饮食、运动以及情绪管理等来有效降低血糖,尽可能提升生活质量。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