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取消用药数量限制后,为何特效药还是开不到?
创始人
2025-10-06 13:01:32
0

老金把那个印着“吡非尼酮胶囊”的空药盒擦得发亮,揣在口袋里,如同紧握一根救命稻草。2020年冬天,他冒着寒风跑遍了全市的公立医院,从城东到城西,从三甲医院到社区诊所,将药名重复了数十遍。然而,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冰冷的三个字:“没有药”。

吡非尼酮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抗纤维化药物,早在2017年就已通过国家医保价格谈判进入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通常在50%至70%之间。

“进了医保的药,怎么会全市医院都买不到?”站在最后一家医院门口,老金看着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消散,手里的空药盒已被磨得发软。

无奈之下,他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留言板上投诉了此事。

当地医保局的回应证实,吡非尼酮胶囊确实在省内药品采购平台上挂网,就像超市货架上明码标价的商品。然而,没有一家医院提交采购需求。结果,它只能静静地待在系统里,成了一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数字幻影”。

类似这样的故事,时不时在医院的角落里悄然上演。

由于种种限制,一些药物在进入医保后,反而从临床“消失”了;明明存在的药,患者却无法从医院开到。多年来,医院的用药限制不仅困扰着医生,更无形中增加了医患双方的沟通成本与患者就诊成本。

用药受限:患者抱怨多,医生很为难

老金是医院没药,而陈利则是有药开不到,更让他想不通。他吐槽道:“母亲做了肠梗阻手术无法进食,医生紧急要求使用人血白蛋白维持生命,却告知医院无法开具,让我们自费去外面大药房购买。”

他对此非常气愤:“既然是非用不可的救命药,医院为何不提供?这算哪门子的用药限制?” 最终整个治疗下来,外购人血白蛋白花的钱,甚至超过了手术和住院的总费用。

一名山东患者家属也抱怨了用药限制:“对于需要全肠外营养支持的住院病人,到月底连‘卡文’注射液都开不出来……只能被迫改用大瓶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分开滴注。”

在门诊,常常能看到一些身患疑难重病的患者,辗转来到知名三甲医院,眼中闪着光向医生描述他们听说的创新药,但最终还是失望而归。

不理解的病人,有时会将怒火发泄在医生身上,甚至撒泼打滚、四处投诉。

江西一名医生表示:“病人开不到药,就以为是医生存心刁难。其实这都是医院的规定,不能多开。就算药房有,也不能开。像白蛋白,医保规定必须有抢救记录,并且病历中明确提到使用了白蛋白,才给报销。”

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坦言:“不远千里来找我看病的患者,我真心同情,也想多开点效果好的创新药。但药量一旦超标,系统根本无法提交医嘱,只能作罢。”

在短暂的问诊时间里,医生也很难向病人解释清楚这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种种原因”。

所谓“医院用药限制”,是指医疗机构在药品配备和使用上受到的双重约束:一是医院能采购和储存的“药品种类”有限;二是对“药品数量”进行控制,即单次开给患者的药量不能超标。

设立医保目录用药限制的初衷,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和药品成本,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在医院通过限制药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不必要的药品开支,减轻医保负担,同时防止高价药物的过度使用。

有医生发帖称,自己所在省开始限制用药,许多药物都有了特定的使用场景。/ 图:网络截图

转机来临?多地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

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困扰医院多年的用药数量限制,在多个地区开始松绑。这意味着医生可能被允许为患者开出更多种类的药物,也将促进创新药更快进入临床。

不久前,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1部门于8月27日发布通知,提到要“依法依规加强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在医药机构推广应用”,并明确“取消医疗机构药品配备总品种数限制”。

◎ 福建发文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 图:网络截图

同样,新疆也发布了《关于取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品种和数量限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自2025年2月1日起,取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品种和数量限制,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限制、药占比、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已纳入单行支付管理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落地。

在县域医共体内,一级医疗机构原本受到国家药品目录中“限二级及以上医院使用”条件的限制,但部分地区如内蒙古已取消这一限制,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可及性。

业内普遍认为,取消医院用药的品种和数量限制是大势所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福建、新疆、河北、广东、山东济南、北京、四川、上海等至少8个地区放宽了对医疗机构药品数量的限制。

为什么要取消医院用药品种和数量限制?

新疆医保局回应称,是为了稳步提高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解决《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新增药品进院问题,促进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内药品,更好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谈及放宽医疗机构药品配备限制的决策,广东省卫健委回应称,出于四点考量:

首先,现行的药品品种数量限制缺乏法律依据;其次,这一限制不利于分级诊疗体系的顺畅运作和各级医疗机构间的用药衔接;第三,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药品零加成政策和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医疗机构已具备自我控制医疗费用和用药规模的动力,无需再对用药品种数进行硬性规定;第四,出于药品供应保障的需求,取消限制有助于创新药更快进入医院,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知名医改专家徐毓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药限制本身,是之前国家根据医院床位数统计结果,对医院用药行为做出的一些规定。但随着医疗系统的发展,这种限制显然已不再适用。”

如今,医生开药真的自由了吗?

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对医患双方而言是一项重要利好。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曾明确指出,此举意味着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拥有更广泛的选择权,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准用药,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对患者来说,则能更便捷地获取所需药品,减少了往返奔波医院的困扰与不便。

然而,“医院有药,医生难开”的困境并未完全解决。

由于医院仍然面临DRG/DIP付费、集采任务、总费用控制等多重压力,取消用药限制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地。不少医院甚至没有开会向医生传达用药限制调整的这一变化,山东济南、北京等多地医生均表示“没有收到通知”,以至于有些省份取消用药限制近一年了,部分创新药依然进不了医院。

“之前开不出来的一些进口药,到现在还是没有货,什么时候能续上并不清楚。”在广东从业20多年的三甲风湿免疫科医生王璟(化名)对39深呼吸表示,门诊患者每次最多开一周的药,超标了系统就会提醒无法提交。

单次就诊带药量并没有增加,药品使用标准也没有放宽/ 图:123rf

作为80后子女,李牧每个月都得跑一趟医院,为确诊青光眼的父亲代开药,但每次只能开一瓶,丝毫没有感觉到用药限制的松绑。

有业内人士指出,集采要求医院必须完成70%的任务量,否则将面临罚款。在这种情况下,院方自然会优先完成集采任务,无暇顾及集采范围外的进口药。

不过,福建省此次发布的新规,或许能为新优药械和进口药品进入临床提供一些思路。其通知明确表示,支持新优药械推广使用,推动医疗机构按照“按需配备、应配尽配”的原则,及时将创新药械产品纳入本机构目录,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药/耗占比等原因限制其入院。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不仅取消了医疗机构药品配备总品种数的限制,还扩大了“港澳药械通”政策实施范围。目前,指定的医疗机构已达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累计引进港澳已上市的药械品种达125种,为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医院开辟了新的通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作者|葵葵

排版|深深

封面|123rf

首图|作者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微信链接炸金花房卡怎么开/如何... 微信游戏中心:炸金花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55051770】,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
炸金花微信链接房卡/新大海大厅... 微信游戏中心:金花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8488009】,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
微信牛牛房卡怎样开/新永和大厅... 微信游戏中心:斗牛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33903369】,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
微信上玩炸金花房卡去哪里购买/... 微信游戏中心:炸金花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55051770】,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
炸金花链接房卡去哪里买/微信里... 微信游戏中心:牛牛房卡在哪里买打开微信,添加客服【8488009】,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