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饮用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饮用水需求从“解渴”转向“健康”“品质”等,社会各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持续关注。日前,一场在长白山水源地发起的“走进生命之源——品质革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坛”公益活动举行,业内资深专家学者等齐聚论坛现场,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在水资源生态保护、包装饮用水市场现状、日常科学饮水等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水源丰沛地需加强建立水源地保护区
此次公益活动所在地长白山是东北著名山脉,这里四季变化显著,水源丰沛,有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泉是地表水的天然源头,也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更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资源。
在论坛现场,吉林大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肖长来指出,从水文地质图可见,浅色的是玄武岩分布区,这里分布有玄武岩孔洞裂隙水,玄武岩是基性岩,里面二氧化硅含量比较多,基本上占到48%-52%,二氧化硅在地下水通过水和岩石长期作用,就源源不断地进到水里,最后形成了优质的矿泉水,“长白山这里大型水源地至少有60处,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非常重要,需保护好泉域的范围。”
如何保护水资源?推动可持续利用
现场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平均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六位,但如果按人均的占有量计算却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属于中等缺水国家。面对严竣的形势和艰巨的水利任务,业内专家学者提供了保护水资源的思路。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原巡视员张学俭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永恒的主题。他认为,需大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江河湖泊生态保护能力,治理修复水土流失,以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王金生分析了包装饮用水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未来消费量将增长,尤其矿泉水市场潜力大。他认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水源水质安全,是确保饮用水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们通过水源保护、水径流过程中的综合治理、科学管控及公众广泛参与,推动水资源可持续优化利用与管控,就能让民众喝上安全健康的水。”
肖长来所长则具体提出以7大措施保护矿泉水源,一是划定泉的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立保护区标志;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护泉域范围;三是合理利用矿泉水资源,限量开发,留足生态流量;四是严禁破环泉域植被,加大植被覆盖率;五是建立完善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保护机制;六是加大节水用水护水宣传力度;七是遵守水资源法律法规。
怎样健康喝水?提倡科学饮水
随着喝水成为健康所需,对于消费者关心如何健康喝水,陆军军医大学教授舒为群提倡科学饮水,尤其是选择优质的水源地,对水进行科学的处理,尽量保留有益矿物质,优化钙镁比例。在被问及“纯净水和矿泉水相较而言哪种好?”,她建议喝矿泉水,以及优质的泉水和过滤后的自来水。
王金生教授亦认为,矿泉水除含有有益元素外,整体水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他建议矿泉水打开后要尽快饮用,避免放置超过两天,不饮用时需注意避光,因为阳光照射可能导致水质因光合作用而变差,且最好不加热饮用。(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