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此前终止交易已有两年左右,近日,阳光诺和重新推进对朗研生命的收购事项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时隔两年,这家公司重启收购同一资产能否顺利推进?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诺和,688621.SH)近日披露一则交易草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购买利虔、朗颐投资等38名朗研生命全体股东持有的朗研生命100%股权,交易价格确定为12亿元,同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标的公司朗研生命主要从事高端化学药品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并对外提供药品生产服务(CMO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27医药制造业”,与阳光诺和处于产业链上下游,且为阳光诺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利虔控制的其他企业。
阳光诺和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将使其直接拥有朗研生命完整的医药生产能力,形成产业协同,并拓展医药工业板块业务,从而实现“CRO+医药工业”的产业布局,有望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阳光诺和本次收购交易事项具体方案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事实上,阳光诺和并非首次尝试收购朗研生命。早在2022年,公司就曾宣布收购计划并披露相关事项方案。2023年5月,上交所针对该交易向公司下发《审核问询函》,对交易中业绩补偿与奖励安排的合理性,现金支付部分交易对价的原因,交易目的及协同效应,标的公司的业务、估值、财务数据及经营状况等问题进行问询。
收到问询函后,阳光诺和与相关中介机构逐项落实检查,鉴于部分资料还需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该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延期回复的书面申请。但此后,阳光诺和迟迟未进行回复。最终,该公司终止了此次重组事项,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如今,距离上次终止交易已有两年左右,阳光诺和决定重启收购。值得注意的是,两次方案均设置了业绩承诺,前次方案承诺标的公司2023年至2025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95亿元、1.25亿元和1.58亿元;近日重启的新方案则承诺标的公司2025年至2028年对应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486.86万元、8767.28万元、11080.79万元和13110.66万元。相比之下,重启方案总体下调了业绩承诺标准。
从财务数据看,2021年至2024年,标的公司朗研生命的盈利状况难言优异,(经审计)净利润分别为3753.54万元、8513.36万元、3215.16万元和5521.38万元,年度净利润规模未突破亿元且总体波动不定。2025年上半年,标的公司净利润为4875.40万元,若要达成新收购方案中的业绩承诺,下半年还需实现2611.46万元的净利润。
标的公司朗研生命近年来业绩经营状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作为国内较早对外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之一,阳光诺和致力于为国内医药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并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该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创新药开发、仿制药开发及一致性评价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
近年来,阳光诺和业绩表现较为稳定,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6.77亿元、9.32亿元和10.78亿元,突破十亿元规模;归母净利润则从2022年的1.56亿元总体增至2024年1.77亿元。
朗研生命则一直围绕心血管疾病、抗感染等领域开展药品研发。化学药品制剂研发普遍存在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朗研生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277.75万元、8375.16万元和4934.20万元,占各期营收比例分别为15.72%、20.16%和21.40%。
近几年,国家频繁推出药品研发相关政策,对药品上市的审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加之,化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医药流通“两票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多项行业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朗研生命的生产经营可能面临一定挑战。
投时关键词:阳光诺和(688621.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