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粤韵流淌。9月27日下午,广州市文化公园中心台热闹非凡,“粤乐长闻——名家育新芽,绽放精彩粤文化”活动正在精彩上演。经典粤剧、粤曲及广东音乐轮番登台,共同奏响了一曲美妙的岭南乐章,让观众直呼过瘾。
名家育新芽,“粤乐”绽放新活力
活动伊始,红线女艺术中心二级演员葛锐娟以一首改编自苏轼词作的《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团圆的美好祝愿。随后,她与星海音乐学院的许子妍联袂演绎红派经典曲目《昭君出塞》,凭借精湛的唱功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将王昭君的凄怨与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葛锐娟演唱《明月几时有》
一级演奏员、胡琴演奏家黄江琴倾情演奏了多首广东音乐名曲。从《平湖秋月》的宁静到《娱乐升平》的欢愉,再到《赛马》的奔放,随着她手上的琴弓划动,与琴弦摩擦,悠扬乐音缓缓流淌而出,一首首经典曲目让现场观众沉浸于岭南音乐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
黄江琴在演奏
活动现场,薪火相传,除了名家的精彩演绎,来自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和广州市南海中学的青少年表演者也带来精心排练的节目,展现了粤剧新生代的扎实功底与蓬勃朝气。
节目《红豆曲》
节目《西厢记之佳期》
节目《双枪陆文龙》
《穆桂英巡营》里,他们身姿矫健,眼神中闪烁着巾帼英雄的果敢坚毅;《牡丹亭之游园》中,他们将杜丽娘对自己美好青春流逝的惋惜与不甘演绎得恰到好处;《双枪陆文龙》的表演更是精彩,小演员手持双枪,一连串高难度的翻腾、转身与对打让人目不暇接,把陆文龙的英勇无畏展现得活灵活现。此外,还有《红棉赞》《红豆曲》《昭君塞上曲》《西厢记之佳期》等节目,小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引得观众连连拍手叫好,掌声不绝于耳。
从观众到“推广大使”,戏迷助力传统艺术“破圈”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戏迷朋友摇身一变,成为了“粤剧推广大使”。他们不再满足于安静地坐在观众席上欣赏演出,而是积极借助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参与到粤剧文化的传播中。在演出期间,众多戏迷、观众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分享演出信息,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几位热情的观众分享了他们的感受。戏迷陈伯说:“我从小就喜欢听粤剧,今天能看到这么多精彩的表演,真是太满足了!我在微信里分享了今天的演出照片和视频,得到不少好友点赞。”旁边的一位年轻观众徐女士也表示:“小演员们的表演真棒,我在抖音上发了他们的表演片段,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粤剧。”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热心戏迷利用短视频平台,创作与粤剧相关的创意内容,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让粤剧这一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接地气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戏迷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分享,形成了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粤剧的弘扬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