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地惊现二战沉睡巨兽:千磅航弹引爆全城大撤离
9月19日中午,香港鲗鱼涌滨海街的一处建筑工地突然拉响警报。工人们并非休息,而是发现了一枚足以摧毁整条街区的钢铁凶器——重达1000磅的美制AN/M65二战航空炸弹,弹体内227公斤TNT炸药仍完好无损地沉睡了近80年。
6000人紧急疏散
警方和消防部门接报后火速封锁现场,爆炸品处理课(EOD)专家迅速确认:这枚锈迹斑斑的铁疙瘩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常用的重磅航弹。夜幕降临时,18栋居民楼的灯光次第熄灭,约6000名市民提着应急包匆匆撤离,警车喇叭声在街巷间反复回荡。
拆弹专家与时间赛跑
这场生死博弈从9月20日凌晨2点持续至中午11点48分。EOD队员最终选择最稳妥的方案——用专业工具锯开弹体,在严密防护下焚烧内部炸药。现场指挥官事后透露:弹体锈蚀严重,引信状态就像颗骰子,任何震动都可能引发灾难。
香港地下的战争记忆
这已是香港近年处理的第四枚同型号炸弹。2018年湾仔地铁工地曾两度因AN/M65停工,今年7月尖沙咀还出土过英军火炮残骸。专家解释,这些钢铁幽灵频现与香港特殊历史密不可分:
- 二战期间,维多利亚港作为战略要地遭美军密集轰炸,仅1944年就有超千枚航弹倾泻在船坞、机场等军事目标
- 现代填海工程将当年落在浅海的炸弹深埋,如今地铁隧道、摩天大楼地基施工时,重型机械常将它们唤醒
生死一线的拆弹艺术
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老古董,EOD的每一步都堪称刀尖起舞:
1. 立体扫描:用便携X光机透视锈蚀引信,判断击针是否卡在致命位置
2. 润滑拆解:对锈死的引信喷洒特制溶剂,像拆除血管上的血栓般谨慎
3. 熔药排爆:当引信无法拆除时,注入80℃蒸汽将TNT熔化成液体导出
就像给沉睡的猛兽拔牙,一位资深拆弹员比喻道,我们得确保它打呼噜时不会突然咬人。
城市发展的战争遗产
随着香港城市更新加速,地下的战争遗存正成为特殊挑战。城市规划专家指出,启德、鲗鱼涌等填海区施工前,需结合历史空袭地图进行风险评估。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这些锈蚀弹体不仅是残酷战争的见证,更提醒人们:在钢铁森林之下,历史从未真正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