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被动指数投资策略崛起,银行理财机构也纷纷发力布局指数型理财产品。
9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以“指数”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理财网数据发现,目前处于待售、募集和存续的相关理财产品共有116只,发行机构包括招银理财、华夏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等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多只产品业绩表现亮眼。
受访专家指出,指数型产品具备透明度高、费率低廉、风险分散等优势。发展指数型产品有利于拓宽产品收益来源,增强产品收益弹性,但市场接纳度仍然有待提升。
指数型理财收益亮眼
指数型理财产品是由理财公司发行,投资资产采取直接复制指数成分或采取间接方式挂钩指数的理财产品。
从业绩表现来看,无论风险等级高或低,指数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区间都相对更为亮眼。
以信银理财为例,该公司发行的慧盈象固收增强一个月持有期9号产品,风险等级为PR2(中低风险),主打“固收+恒生科技”,业绩比较基准基于“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5%+恒生科技指数×10%+活期存款×5%”得出。记者注意到,该产品近1个月、近3个月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5.17%、8.79%和8.92%。
另外,据华夏理财披露,其天工系列一款“数字基础设施指数”、风险等级为PR5的产品,截至9月5日,年内涨幅达14.46%,成立以来涨幅达到52.33%。9月16日,华夏理财在公众号发文称,已与华夏基金正式签署指数业务合作备忘录,将在指数业务领域深化合作。
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的指数型(名称带“指数”和投资策略挂钩特定指数的理财产品)净值理财产品数量(按照产品不同份额进行统计)近600款,较2024年末增长超100款,存续产品数量与发行热度均有提升。
看好后续投资价值
为何银行理财纷纷加速布局指数型产品?
“其一,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构建更加健康的资本市场生态,为指数化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其二,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逐步下行,与此同时股票市场表现相对强劲,银行理财通过增加指数型产品配置,以提升整体收益水平。”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分析指出,“其三,指数型产品具备透明度高、费率低廉、风险分散等优势,既能满足投资者对产品底层结构和收益来源的清晰认知需求,也有助于银行更高效地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不过,一位股份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此类产品往往波动较大,收益高的产品往往风险评级也较高,投资者买入时需注意产品界面年化收益率的展示方式。
“当然,对于指数型产品的未来还是比较看好的,相对而言是可以买入的。”该客户经理直言。
朱润康建议投资者,在配置指数型产品时,应充分了解其投资策略、所跟踪指数的特征以及相关风险,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理性布局,避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同时,建议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减少因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申赎的操作,以更好地把握指数产品的长期投资价值。
展望后市,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认为,理财公司布局该类产品时仍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低利率时代下,传统货币类、债券类资产票息收益率走低,理财产品收益表现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指数型产品有利于拓宽产品收益来源,增强产品收益弹性。另一方面,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整体较低,对风险相对较高的指数型理财产品接受程度相对有限。”刘思佳指出,“因此,理财公司需加大相关领域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了解指数型产品的特征,做好适当性管理。同时,理财公司还应加大指数类产品研发功力,平衡好收益弹性与风险控制,力争增强投资者体验感,提升市场接纳度。”
记者 李若菡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上合峰会上的科技力量
11人面试美联储新主席
美的集团“接班人”浮出水面
42家上市券商哪家强?
这些行业被重点布局!
李彦宏的百亿投资“滑铁卢”
胖东来“燕麦脆”被曝未标生产日期
白电三巨头“第二曲线”对决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