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在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一艘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驶离泊位(无人机照片)。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的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累计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道。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0.6万亿元,增长9.2%,占出口总值的60.2%;集成电路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8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大幅提升32.78%,连续5个月维持20%以上的同比增幅;在汽车出口方面,8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7.31%,环比增长8.26%,连续3个月维持10%以上的同比增幅。
“在出口商品方面,传统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加速下降,技术含量较高商品的出口则继续增长,尤其是集成电路、汽车出口继续高速增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2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始终接近60%,今年则突破了60%,这背后是中国制造数年来的持续突破。前几年是家电,后来是手机,这两年是“新三样”。
除了具体商品的吸睛表现,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则表现为贸易伙伴的多元化。数据显示,8月当月,中国对非洲、东盟、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明显加快。其中,对非洲、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的出口呈双位数增长,分别达26.4%、23%、10.8%和10.4%。
苏剑认为,尽管面对高关税冲击,但出口国别的结构变化拓宽了出口渠道,维持了出口增长。
以东盟为例,商务部副部长鄢东9月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和深化自由贸易的标志性成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的确定性。早在今年5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该版本包含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9个新增章节。
“风险与机遇并存。”展望未来外贸前景时苏剑表示,在出口方面,今年的外部环境或进一步复杂化。首先,西方主要贸易伙伴国处在“大选年”,这加剧了贸易政策多变的风险;其次,特朗普政府行为激进,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的一系列关税措施抬高了全球关税壁垒,增加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
苏剑同时指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持续释放外贸红利,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未来中国与东亚间贸易或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具体到外贸个体,业界认为,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商生态上的优势,诸如跨境电商、海外仓、数字支付等,将继续为中小企业出海创造便利。
“进口方面,预计增速或将延续复苏态势。”苏剑分析指出,全球贸易壁垒高筑,致使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断裂,供货商遭更替,原有的部分国际贸易往来被迫中断,或将利空进口。但中国国内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将有助于拉动内需逐步回暖,保障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进而促使进口改善。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张利娟
编审:林崇珍